中外小学文学阅读中课堂问题之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小学文学阅读中课堂问题之比较

中外小学文学阅读中课堂问题之比较新课程改革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倡导问题意识,出现了不少优秀课例,但有些课堂充斥虚假问题,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问题”是困惑和矛盾,基于主体对自我和主客体关系的思考和发现,“满堂问”不是“问题意识”出了差错,而是对“问题”的把握产生了偏差。本文从欣赏的姿态与评论的姿态、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问题、封闭的问题与开放的问题三个角度对中外小学文学阅读中的课堂问题进行比较,挖掘课堂问题中的关键要素。 一、 欣赏的姿态与评论的姿态 阅读能力分为四层:第一层是认读,即对文字符号的感知,教学操作上是整体感知和扫清字词障碍;第二层是理解,即利用原有认知经验,通过表象和联想、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第三层是欣赏,以享受的姿态领略文本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第四层是评论,即评价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前三层能力在我们小学文学阅读的课堂上常常操练,但评论能力往往是集体的盲点。教师,学生,还有社会公众,大都怀揣着“教科书情结”,抱着赏识的心态,默认了入选教科书的作品一定是优秀的。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我选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对教材简说如下: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阵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① 上述定位就是用欣赏的眼光。我们承认欣赏是必要的,但是一直用仰视的目光就容易扭曲事实。试问上述定位合宜吗?郭初阳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他认为班主任准备工作不充分,选举程序上有三个缺失:第一,林老师没有事先通知班级成员;第二,会议开始时林老师没有补救性地给出时间让大家磋商讨论;第三,当有人以自我推荐参加竞选之后,林老师没有给出任何程序上的指导,提醒其他竞选者自荐。 我们读报纸上的文章,完后也许会脱口说出“这个记者怎么这样说话的”“记者评得很透彻”,这是我们在评论,只是我们没有察觉。但当文本摇身一变成了课文,我们就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思想给捆绑起来了,只会夸赞。 评论是对作品各角度的议论、评价,思维能够自由驰骋,不受对象的限制。国外一群四年级的学生听Mary-Claire Helldorfer的《绘图者的女儿》(1991)。它讲述小女孩素贞从邪恶的女王手中拯救王子,并拒绝王子的求婚,继续去经历更多的冒险。他们能够把目光深入到传统与现代童话的差异。 “Its so different from the old tales...like the only thing in life for a girl was to get married. But Suchen wants to have an interesting life!” “This is a modern fairy tale.The author doesn’t use the old stereotypes about men and women.” “And the prince is the one to get rescued...by a girl!”② 阅读既需要读者进入作品,也需要时而跳出来,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用客观的眼光审视。“入”与“出”创造了张力,使我们避免落入单纯的吹捧,拥有个人的见解。 二、 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问题 我国的课堂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所以很多的研究都是在探讨教师要怎样提问、怎么表述问题,比如问题要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时机要恰当,问题的组织和课堂呈现的顺序要合理。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点是着眼于教师的教。再比如有“问题要贴近学生”的说法。这个观点中的“贴近”迷惑了很多人。我们来分析:“问题”一词省略的定语是“教师的”,潜意识里认同了问题由教师产生,学生是回答问题。试想,教师的问题即使与学生贴得再近,相比较于学生自己发问,哪个来得更好呢?哪个更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呢?这些现象启示我们:教学上的有些做法提得多了就会让我们失去分辨力,以为是好的,停止追求更好的,失去了改进的愿望。我们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问题,使师生互为主体失去平衡,然而我们却没有发现,尽管我们理念上认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行动上却迟迟没有跟进。就像有些老师总把“学生是主体”挂在口上,但是在课堂提问、理答方式、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上折射出的教师的强势,学生主体性严重受到挤压。 国外的课堂重视学生自己发问、自己求解。这里不妨举一年级的文学阅读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