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填充问答、人物重点整理大本9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填充问答、人物重点整理大本93

選擇填充問答、人物重點整理 大本93.6 ㊣教育基本認識※ 西方:蘇格拉底>知識即道德>詰問法,產婆式教學法>主知學派 西方的孔子 柏拉圖>知識來自心靈啟迪,非感官>理想國、洞穴寓言>重科學 男女教育機會均等>理形主義【哲學家具理性特質】 亞里斯多德>重視感官世界,影響中古世紀>工具說>演繹法,重文雅 >實在主義 坤體良主張教育目的在培養雄辯家 ㊣教育學說※: 教育無用說:美國推孟,個體發展取決於先天遺傳 教育萬能說:美國華生(行為學派)後天教養決定個體發展 人文主義: 唯實主義:培根>知識即權力>首倡科學教育,以動物為比喻【蜜蜂、蜘蛛、 螞蟻】>四大偶像:洞穴(自我)種族(習俗)市場(言語) 戲劇(學統)>廣智說>以歸納法探求真理 蒙太尼:兒童教育論>教育在培養經世致用人才 自然主義:盧梭>教育的哥白尼>教育重心由課程移至兒童>返回自然>愛彌兒 裴斯塔洛其>國民教育之父>人類各項能力得到均衡發展 福祿貝爾>幼教之父>恩物教學、遊戲教學>教師為園丁>自動原則 尼采>主張超人主義>培養勝任偉大事業的人 艾倫凱> 蒙特梭利>教育原則以自由、自動訓練為主>為特教教具的先驅 生活預備說:斯賓賽>衛生保健為第一優先>提出『有機比擬論』 國家主義:菲希特>告德意志國民書>狹隘的國家主義 公民訓練說:凱欣思泰納>注重文化價值及兒童經驗 民主主義:杜威>實驗主義學派>問題教學法>教育無目的說>教育是一種歷程 提出做中學>教育是經驗的重組與改造 ㊣中國教育思想※ 孔子:文(文學)行(德行)忠(政事)信(言語),德行最重,目的為明道 孟子:教育目的在【明人倫】,最早提出教育者,倡性善說、尊德性 重啟發式教學,與蘇格拉底類似 荀子:倡性惡說、重環境、變化氣質、德操、音樂、積善、禮教、道問學 教育目的【止乎禮】 告子:無善無惡說 老子:棄智、絕學、抱樸、守愚,中心思想是【愚】 莊子:返回自然為教育理想(像自然主義的盧梭) 墨子:以吏為師、【以義為利】是教育目標,知識論:親知、說知、聞知 董仲舒:力排百家,獨尊儒術,性三品說: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南朝宋創立(四學制): 玄學、史學、儒學、文學 選士制度淵源於西周,漢代選舉分賢良方正、孝廉茂才、博士弟子 魏文帝時陳群創【九品中正】,盛行於兩晉南北朝,至隋廢止 西漢楊雄主張人之性,善惡混。求學在良師教導 西漢淮南王教育學說重【性】的研究,教育在於節慾、去載(除外界誘惑) 東漢王充排斥陰陽災異說,建立經驗派,主張知識源於觀察,成於思考 北齊顏之推認為教育兒童需從懷胎時教起 北宋理學各派教育學說: 張載:教育目的在變化氣質,返回天地之性 程頤:學近荀子,傳承朱熹,重窮理、寡欲、性即理 程顥:學近孟子,傳承王陽明、陸九淵,重自得、內外兩忘、性即氣 朱熹:主張理氣二元論、教育目的在教人明五倫,採科學方法,所重者在經驗 在道問學、格物致知,求學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陸九淵:採玄學方法,所重者在直覺,在尊德性、發現良知良能 王陽明:主張唯心一元論,心即理,教育目的在致良知,求學由近及遠、戒慎 恐懼、教學適合兒童心理 許魯齋:教育重實際生活、注重思考、注重持敬 劉宗周:教育的目的在【復性】,主張人性為絕對的善 顧炎武:教育目的在【通經致用】,求學在博學為文、行己有恥 黃宗羲:教育目的在【致良知】,修德為講學根本、博讀經史為求學方法 王夫之:教育目的在【止於至善】,求學方法在格物、窮理、篤行 戴震:學問淵博,擅長考證之學,教育目的在使人【情慾發動合乎於理】 王通>宋明理學之先驅、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我國歷代學風最佳為兩漢 二千年來教育優點: 大同主義人生觀、平民主義政治觀、社會本位教育觀、人文本位教材 人格感化的訓育 二千年來教育缺點: 以古為好,缺乏進化、偏重記憶與模仿,忽視獨立思考、偏重文藝忽視科學 和實用、缺乏周詳教育制度 壬寅學制:光緒廿八年、科舉終止:光緒卅一年、壬戌學制:民十一年 我國近代教育特點如下: 注重自然科學、注重現代生活、注重民主精神、重視科學精神 書院之事業在宋代最發達,主要進行三大部分:藏書、供祀、講學 唐代科舉取士方法有五:口試、帖經、墨義、策問、詩賦,帖經最重要 宋代首創「糊名謄錄」避免作弊 ㊣西方教育學說及派別※: 經驗主義:洛克>官能心理學>先天官能吸收後天經驗累積成知識 自然主義:啟發法教學,以兒童為本位,重要人物如上 理性主義:康得>發展內在創造力>展現個人主義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