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星目视观测和纪录
流星的目视观测与纪录
观测流星的意义:
流星是大自然里美丽的现象,值得观赏.留住瞬间美感,将剎那化为永恒!
流星天文学入门容易、目视观测不需复杂的设备、是少数几个业余天文爱好者能提出实际贡献的领域。了解流星体、流星、彗星、小行星、陨石、行星际尘埃和气体之结构与演化、并明了它们与太阳系其它天体的关系及形成的可能原因。
明了透视、星座、星等、观测方法、记录、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促成国际合作。
观测流星的方法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光学
目视观测:肉眼(nakedeye)
天文望远镜/双筒望远镜(telescopes/binoculars)
摄影观测(Photographicobservations)
视讯观测(Videoobservations)
无线电
流星前向散射(Meteorforwardscatter)
雷达(流星后向散射,Meteorbackscatter)
流星的目视观测
流星目视观测,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花点心力也能对流星天文学有所贡献.目视观测方法可做流星计数、光度测定、有无痕、颜色、记录、路径描绘及辐射点的确定。(由于摄影技术的发达,路径描绘和辐射点的确定可以不做)等等。透过集合众多观测者个别的目视流星计数与光度测定,来分析不同流星群的特性,已经成为流星天文学的基本工作。
观测地点与时间的选择
请选择视野开阔、灯光干扰少的地点,例如坪林、巴陵、尖石、观雾、梨山、小雪山、合欢山、阿里山、三地门、垦丁、兰屿、绿岛、澎湖……等地。光害越少对于观测结果越有帮助。携带记录纸、笔,以红色玻璃纸包住而光量不要过强的手电筒以免刺眼,还有星图、计时装置(电子表或是收听长波广播报时信号的收音机)、御寒衣物、睡垫、睡袋、食物、饮料、备用电池等,当然也可准备录音机口述记录。若是一群朋友一起观测,可互相支持以免错失美景。观测完记得作适度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观测新手而言,选择每小时出现十五到二十颗流星以上的主要流星群观测比较好。不仅可因为看到较多流星带来许多乐趣,而且能有较多机会来练习记录数据或做光度估计,而习惯于流星的观测.
较低的辐射点仰角代表较少的流星可被观测到。假设有一主要流星群其天顶每小时率(ZHR,ZenithHourlyRate)为100,当极限星等6.5等时,辐射点在不同仰角所能见到的流星数如下表所示:
(表一)
辐射点仰角90°70°50°40°30°20°10°数量1009077我们可发现当辐射点只在仰角十度时,所能看到的流星少很多,因此在策画观测时必须注意辐射点仰角在合理的位置。国际流星组织(IMO,InternationalMeteorOrganiztaion)建议仰角下限在20度。而不同流星群的规模比较必须放到同一基准上,因此转换成ZHR时,辐射点会假设恰好在天顶时,因此待会谈到ZHR计算时,必须了解这代表最理想状况下能看到的流星数目,一般情形都要打折扣。
如果有云雾、曙暮光、月光、灯光就会影响到流星观测的数量,尤其是暗流星都被更强的光掩盖掉。太阳的位置至少必须在地平线十二度以下,也就是航海曙光开始或是航海暮光结束的时候。月光问题主要看月相,朔前后各五天,月光的影响可忽略,而满月的月光可能使得观测到的流星数目比没有月光下减少十倍,月光在地平在线几度时影响比较轻.所以除非在朔前后五天,否则只能在月球在地平线下或是在地平在线几度而已时观测流星。
目测与记录
参考表二,记录时先写下观测日期、观测开始与结束时间、观测地点的经纬度、高度、观测地名称、观测者的姓名等。观测日期可以用双日期表示,例如2001/11/17-18表示今年11月17日深夜至18日凊晨。时间系统务必要统一,先用国际标准时或中原标准时皆可,最后再转换为国际标准时(国际标准时=中原标准时-8小时)。观测时请记下有效观测时间(差不多以三十分钟为间隔,如果流星雨规模很大也可缩短为十五分钟甚或更短的五分钟、一分钟与半分钟)、云量、极限星等(只要有变化,连时间也要记下)、流星数目还有流星的特征、、等,视野中心(以赤经α、赤纬δ表示,精确度在10度,或是记得视野中心的星座或是明亮的星星名字,稍后利用星图转换坐标)是绝对不可忽略的记录项目。您可以顺着天球?动,先固定观测某一区域,而渐渐熟悉该区域。一旦该区域不适合观测,可以换其它区域观测并重新记下视野中心。在表格中,地点(place)、观测者(observer)与流星雨(Shower)旁有所谓的IMOCode,如果你在某地点曾观测过并提供报告,则该地会有国际流星组织提供的代码,而观测者的IMOCode由你的姓(LastName)前三字母加上名字(firstname)前两个字母构成。国际流星组织对于流星雨也有适当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