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情感及思维力.docVIP

在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情感及思维力.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情感及思维力

在作文训练中发展学生情感及思维力写作文需要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出于海;写作文需要思 维力,思维力很活跃,才能才思敏捷,睹物思情,出口成章。情感是怎么来的?思维力又是怎么来的?情感与思维力有什么关系?情感与思维力在习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情感源于心灵,创作需要情感 情感是打开思维领域的一把钥匙,要想了解情感还得先从学生的心灵核心谈起。无意识虽然是感觉不到的、盲目的,但却是其心灵的核心,它是在习作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心灵的广阔而有力的内驱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现行的作文教学亦应如此。平时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或一篇读后感,学生应先要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根据其中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发表感想。或者先与同学们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寻找他人的可取之处,进而来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其实写作是通过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情感得到释放。如在学习了《第一次真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后,读者深深地了解到了作者的每一个第一次:新鲜刺激而又回味无穷。学生这是也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相互说说自己的第一次:或失败,或成功;或欣喜,或忧伤……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洗礼。有了这样的体验,写作文,明白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情感,这样的写作才是积极的,有效的。 好奇心求知欲是人人都具有的,更何况它是人类心灵的核心,决定学生行为而又广阔的内驱力:尘封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份伤心的往事,使内心深深挥不去;一段真情,一份惆怅,一份不能企及的期盼。睹物思情,每当想起的时候,千言万语,来不可遏,灵感一个个的呈现,意象一个个的出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飒踏,唯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二、情感与思维力相互交融,创作需要创新 情感与思维力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犹如硬币的两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在两千年前的老子时代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具有深厚修养的人能返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人的意识一旦领会到这一情感,他的思维力自然会被他所领会,婴儿般的纯真柔和自然对情感也是一片空白,也不会对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构成威胁,相反他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使智力的五大因素综合运用,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发挥整体的功能,使智慧上升到高一层次。其实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是我们中学生的优势,再加上一个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视、听、想、觉”等容为一体,“十二亿神州尽舜尧”,是当之无愧的。 作文教学中,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往往明朗的、乐观的情感有助于文思泉涌;而郁郁寡欢的情感则能抑制人的思维。在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后,我在拓展延伸一环节时,提到去年刚刚飞天的嫦娥一号,学生随之也说出了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七号,那种自豪感以及对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期冀溢于言表。就此,我提到假若有一天你乘载飞船登上浩瀚的宇宙,探测月球的奥秘时,你会有什么发现与感叹?以《我驾飞船登月》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时,学生的思维膨胀了,活跃了,带着自己的那份独有的情感写作可谓在新奇不过了。 人的情感,犹如平静的湖面,当湖面受到外力的冲击,如一块石头投入湖中,击起冲击波一层一层向外延伸,达到岸边,冲击力可谓很强,直到冲击力转化殆尽为止,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思维犹如在固定架上的弹簧,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它保持原状不动,而一旦受力,作用力有多大,它就能伸多长,在弹性范围内,外力消失了它又恢复了原状。 三、在作文中发展思维,升华情感 学生所看到的、所感觉到的、所想到的等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就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思维不受任何阻碍。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人,这体现的是一份激情、一股内力、一个气势、一种气质。 一次作文课上,我给同学们放了一段歌曲《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可以看出学生满腹激情,跟着旋律而飞扬互动,这难道仅仅是敲打词作者、歌唱者的心灵吗?学生与曲子产生共鸣。相反缺乏情感的人就没有这么强烈的反映,不明韵内之味,也不明其弦外之音。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艺术家的主观意境。继而欣赏白居易对琵琶女弹琵琶的精彩片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方面是对琵琶女意境的描写,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心境的表达。了解了这些,写文章才能才思敏捷“汩汩然来矣,浩乎其沛然矣”。在欣赏作品时,才能把握住创作者的主观创作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