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不引用 评分大不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用不引用 评分大不同

引用不引用 评分大不同【编者按】 在上一期的“中天讲堂”中,徐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何谓新材料作文”。我们明白了在新材料作文中,题目所给的材料只是文章立意的来源,原则上写作时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可实际写作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题目的材料呢?引用与不引用材料又会有什么区别呢?请看本期―― 揭秘人: 徐桦君老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明白了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后,不少人会问写作中怎么处理、使用所给的材料。这是同学和老师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写作实例入手,进行探讨。 有这样一个作文题: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于是再爬,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自己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则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富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按照自己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请看下面这篇考场作文: 生以践志,以国为大 古今纵观之,中华民族有的不仅仅是出土即惊世的青花竹简,屹立于历史之上,隐现于时代背后的岂止是屈指可数的一两个英雄! 不同于如同唐诗般博采华丽想象奇特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别于如同宋词般浅唱低吟理性承转的司马迁,这个中国历史上以刚烈坚毅著称的人物――苏武,以他如同元曲般凄清荒凉宏丽壮大的伟大作为,深深震撼了整个民族。 汉武帝时,匈奴新单于登基,汉武帝为示好,派苏武出使匈奴。临行前,这个刚毅的男人以极其温柔的口气安慰妻子:“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无奈返回前夜,匈奴内部叛乱,苏武被扣并被劝降。苏武当机立断,自杀以保清白,后被胡医救活。 匈奴左贤王惜其大义,便屡次诱降。而他不慕官位和利禄,一心归汉。左贤王无奈之下,把被困冰窖数日不死的他流放到不毛之地放羊。 读到此我常常心生伤恸:你到底有怎样的毅力,能在极其寒冷的冰窖中只吃雪和羊毛挺过来呢?在足以让人动心的金钱和权力面前,你真的一点儿也不心动吗?面对至深至爱的妻子,当你举剑割向自己的脖颈时,你有没有想起她曾经亲手为你戴上信物的温柔呢?当站在匈奴王面前的时候,所有的利益冲突都变得如此尖锐:忠诚与叛国,爱妻与负妻,金钱和地位,荣辱和生死……可是,你的心里满盛的都只是国家。 你就像是一支燃烧在冬日里的蜡烛,任何一点雨、雪、冰、霜都可以让你的心彻底死去。然而,你没有。你手持汉朝旌节,面朝南方――那个有你的国家、你的帝王、你的至亲的地方。天天、月月、年年,你从未断绝过忠国归国的念想。终于有一天,你可以回到那个夜夜只有在柔软羊毛里隐藏的故国。 然而,19年了,一切都已经改变。当初的那个面容清秀的你早已须发尽白,那个大汉王朝最英武的皇帝已故去,那个盟誓的妻子也已经改嫁,所有的亲人都离你而去……你把汉昭帝的赏赐全都分给了别人,一个人淡然坦然、安然寂然地走向死亡。你如此平静,因为你做到了为国而生。所有的等待、屈辱、坚持,此刻都变得如此渺小――因为你实现了对一个国家的承诺。 苏武,你对国家的等待,对民族气节的坚持,全都转化成了你以身践志的巨大动力;而你那伟大的精神,也跨越时空,穿越千年,如同日月,在我们的头顶,熠熠生辉! 生以践志,以国为大! 这篇文章依据命题材料的解读语“生活犹如蚂蚁前行……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进行构思,用古代爱国英雄苏武的事例来阐明文章主题: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爱国,克服艰难险阻,不惜牺牲生命。就命题材料与要求而言,本文是切题的,也是符合写作要求的。文章立意高远,结构完整,内容厚实,语言老练,文笔大气,看得出作者有比较扎实的写作功力。这样看来,这篇文章得分应该至少在46分以上,但事实上只得了38分。 一篇好文章为何会被误判呢?原因在于文章语言虽好文气确足,但作者抛开命题材料写作文,阅卷老师一下子看不出文章与命题材料有什么关联,就会认为有跑题的嫌疑。在阅卷场上,这种情况是经常会发生的,尤其是在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句并且写得比较含蓄的情况下。而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更容易被误判。 传统材料作文在写作时,材料是关键,它不仅是命题的材料,也是叙事的情景限制、议论的观点来源、抒情的对象缘起,是不能扔开它不管的。但新材料作文有所不同,写作时,从材料内容的任何一个角度入手去立意构思都行,对在行文过程中是否需引用题目中的材料也没有特别要求。因为题目中的材料主要是为写作提供范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