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白鲸》对于19世纪美国社会关注及思索.docVIP

探究《白鲸》对于19世纪美国社会关注及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白鲸》对于19世纪美国社会关注及思索

探究《白鲸》对于19世纪美国社会关注及思索《白鲸》(Moby Dick)创作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在此期间,淘金热,西进运动,大量移民的涌入等等重大问题使美国在经济、政治以及宗教等领域经历着深刻变革,也给美国的思想界提供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这部19世纪的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不可能不涉及到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探险小说,但仔细阅读就能发现作者梅尔维尔(Herman Melveil)在作品中通过象征手法和朦胧的暗示体现对19世纪美国的宗教、政治制度以及军事等方面的思考。 对宗教制度的思考 “裴廓德号”捕鲸船的人员组成,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特的“大熔炉”特点。看《白鲸》第四十章,就可以发现船上的水手至少来自各个不同地区。19世纪的美国是创业者的乐土,西进运动,淘金,筑路,工程建设等等都进行的如火如荼,也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国移民,这些移民都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这给美国采取什么样的宗教制度提出了一个很大问题。作者在这艘船上创造了一个各民族组合的微观社会,这就把一个异常宏大复杂的社会环境形象地模拟出来,使得整个问题清澈起来。 众所周知,基督教是极度排外的,基督教徒往往把他们的宗教视为最伟大的宗教,而把基督教以外的宗教视为异教,并加以蔑视和排斥。基督教实际上是不宽容的。但是各国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移民大量涌入又迫使美国以及虔诚的基督徒们必须做出让步。梅尔维尔在他的作品中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和富有前瞻性的探索。 标枪手魁魁格在《白鲸》中是异教徒的缩影,他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岛,是一个异教徒国王的儿子。他在小说中的出场是突兀和恐怖的,也恰好代表了那些所谓的文明的基督徒对异教的看法。但通过以实玛利和他的接触才发现,他比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显得更和蔼和有教养。但他发现他先前向往的地方是一个邪恶的世界,“没有一处是干净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非常虚伪,而且不动声色地互相欺诈,因而他怅然若失。 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还借助两位船东巧妙而又诙谐地表达了两种宗教观念:在魁魁格显示了他高超的掷标枪技术之后,法勒船长激动不已,立刻要求和他签约,而虔诚的比勒达则请求魁魁格放弃他的宗教信仰,说道:“不要再做异教徒,不要再当恶魔的奴隶,趁如今上天的惩罚尚未到来,回头是岸啊!脱离苦海吧,我的孩子!”这种坚持对异教的歧视和排斥无疑代表了基督徒一贯的保守陈旧的宗教观念。法勒船长立刻对此进行反讥,并对魁魁格的信仰表示宽容。整部小说中,魁魁格是唯一一个和蔼有教养和人格高尚的正面人物,作者把这样一个人物和异教徒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偶然,这种方式强烈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这样一种宗教观,即基督教并不优越于异教,一个人的价值也并不取决于他所信奉的宗教。 作者不仅批判了保守固执和排斥异己宗教观,同时也大胆地在“裴廓德号”上创造了一个各宗教信仰和平相处和谐环境。各式各样的捕鲸人在船上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扶持,在惊涛骇浪中拼搏,让人们多少感受到一种兄弟般 的友谊。这种氛围的创造也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于“大熔炉”式的美国应该采取包容性的宽容宗教政策的意愿。 对民主制度的思考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确定了民主和自由是美国的立国之本。然而现实中的世界永远不那么令人满意,专制与民主的对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采取了新的形式。小说《白鲸》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作者甚至匠心独运地为“裴廓德号”安排了两个船东,“法勒和比勒达”,在挑选船员的时候,两位船东也进行了一场美国式的争吵,颇有点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联合执政的感觉。非常形象地象征了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在这种民主制度的运作下,亚哈被选为“裴廓德号”的执政官。“然而不幸的是船长亚哈性格暴烈、行为乖僻和极端固执,他所想的只是消灭那个邪恶的代表,即白鲸,在复仇过程中,他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巨大的危险,然而追杀白鲸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一切不祥的征兆,警告和恳求都不能改变他的目标,不能阻止他复仇的决心,反而使他更加坚决。愿望,意志或癖性在他身上表现出一种可怕的力量,这种力量使这位私念重重,刚愎自用,可能会导致最后的船毁人亡。” 然而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个人的专制力量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整体,或者说领袖的力量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民族甚至美国的民主制,作者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他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舞台,让专制与民主的思想和力量在船上展开一场博弈。一开始作者向我们透露些不祥的信息:“棺材”旅店,神甫的布道,一个失去了一条腿,性格偏执的船长等等。但这种不详很快就被精彩异常而又成果丰硕的航程冲淡了,船上二号人物大副斯达巴克的所代表的理性力量和亚哈的对抗更使我们看到了结束这场疯狂复仇的可能性,包括斯达巴克同船长的争吵以及后来劝说无果要杀死亚哈。直到最后亚哈都有过许多次调头的机会,但每次都被他毅然拒绝了。直到最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