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圆明园修存之争”导写.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作文“圆明园修存之争”导写

材料作文“圆明园修存之争”导写[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距今已151年,重建圆明园的强烈呼声再次响起。据报道,2011年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日前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包括圆明园修复重建的研究论证。由此,关于圆明园要不要修复重建的问题再度引起关注,备受争议。 对此,你有什么观点和态度?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时评是指针对社会与时政发表评论的一种特殊的议论文。近年来,时文锐评类作文逐渐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以至在近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出现了“时评体”的作文。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一、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角度1:圆明园应重点保护,文化重在创新。文化建设离不开创造和创新,要体现现代人新的价值、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动辄复古、仿古,“修复重建”古代的东西,说明我们创新能力不足。 角度2:重建圆明园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圆明园,修复文物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如果不加整修,圆明园遗址日渐毁坏,“根本没有躺在那里的机会”。 二、文物的价值与艺术之美 角度1:重修古建后的圆明园或许从视觉上来看会舒适得多,但伤感和悲凉却消失了,失去了矛盾冲突,把一切都融化在一团和气中;得到了漂亮的外观,却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圆明园之美,在其忧伤,在其苍凉,在其悲怆。 角度2:重建的圆明园比残破的遗迹更能体现艺术之美,更能让人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伟大,有助于恢复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他的角度还可参考: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理智与情感,等等。 [例文] 圆明园之殇,必成中国之警钟 □张黎 每当谈及圆明园,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曾经的圆明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艺术的巅峰独傲群芳,让世界震撼,让国人骄傲。但是,一把大火将这个“万园之园”曾经的辉煌消灭殆尽,英法联军的笑脸如同这冲天的火焰一般狂傲、灿烂。现在的残垣断壁,是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于是,呼喊复原圆明园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知怎么,我想起了暑假去圆明园的经历。 像是早已安排好的,旅游团的车一到圆明园便下起了瓢泼大雨,于是本来络绎不绝的游客顷刻间消失了大半,有如我们一样不甘心的,都穿着雨衣顶着大雨进入景区。 除了残破的石柱与石路及几株绿树作陪衬,再无他物。穿行在大雨中,冰冷的雨冲刷着那仿佛不堪重负而倒下的苍老的躯体,也将我们心中的热情冲刷殆尽。等到出园时,身边抱怨的声音不绝于耳:“真没意思”,“遭这么大罪就为了看几块破石头”。 那时的我,还不能明白这些话的意义,今天回想起来,顿觉悲凉。当圆明园已被作为景点供游人参观而沦为敛财的工具,当人们心中早已忘记它存在的意义时,修复圆明园,到底能得到什么? 反观雅典的卫城,罗马的斗兽场,这些同样代表着最高艺术成就的明珠,至今仍被作为遗迹而好好保存着。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它们或用自己残破的身躯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耻辱,或用自己恢宏的气势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它们早已将自己的血肉融进历史,将灵魂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它们不是饱经沧桑的遗迹,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魂。它们绝非单纯的复原所能改变,即使复原得再惟妙惟肖,它也只是包围着现代技术的躯壳。 前几天有人说《功夫熊猫》是一种文化侵略,它赤裸裸地反映出了面对大国文化电影的所谓的恐惧和抵制,那么这次重修圆明园也无疑唱了一首大同小异之曲,显示的是文化自信心不足,在外表做文章,拿历史做噱头,不免贻笑大方。 如果要修复圆明园,还不如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实力上。修复圆明园,纵然会使人们再次领略它的美,但是,那段耻辱的历史不会改变,别人不会因为这样一个园林而对你尊敬备至。圆明园之殇,必成为中国之警钟,成为激励大国崛起的基石。它残破的石壁,必将见证国家未来的辉煌。 [评点] 这是一篇材料丰富、叙述灵动的议论性散文,文章紧扣“圆明园之殇”这个主题,借助具体的个人经历、新闻资料来展现这个宽泛的主题。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此外,文章语言流畅,视野开阔,构思缜密,纵横捭阖,信手拈来,很有气度。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