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指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根于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指导

植根于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指导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大使命。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 在中学减负没有真正取得成效的今天,中学生依然承受着繁重的学业任务,在题海中艰难挣扎。加之,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仅停留于口头提倡“要重视课外阅读”和“每天都去读读课外书”,而缺乏具体细致的、有序有效的指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被动性、盲目性、效果低等特点。 那么选择怎样的作品、怎样的形式阅读才能使教师在课外阅读这一阵地中发挥更广泛的更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呢?除了个性阅读,作为同龄人,作为新课标指导下的拥有同一种语文教材、同一种教学环境的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也应该存在共性。“植根语文教材”,指导学生进行延伸性阅读,能切实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真正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本文试从“植根语文教材”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与课外阅读的激励策略两方面作一些阐述。 一、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 1.全貌展示,发掘整体价值 有些作品由于篇幅较长或其他原因,语文教材只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整部作品,使学生对作品的全貌有大略的了解。立足整体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局部所展现的思想情感,从而避免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区。不同的阅读个体还有可能为整部作品中的其他部分所吸引,并在个性阅读中收获得更多。 在教学海伦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独特生命个体的勇敢坚韧和那种强烈的震撼力与感召力,甚至会觉得节选部分体现的情感有些虚空漂浮。在学期之初,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阅读整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自觉联系作品中的相关内容来解读揣摩节选部分的文字,课堂会显得丰富活泼,学生的感悟会真实深刻。 又如教学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前,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教学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前,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巴黎圣母院》…… 2.同类作品,加深情感体验 解读文章最精要处应该是领悟文章的情感,在课内接触到某些重要作品时,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与阅读内容类似的其他作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又可加深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扬子的《十八岁及其他》时,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和沈石溪的《狼王梦》,意在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推荐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意在向学生呈现两代人眼中的家国天下,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交融;推荐风靡全球的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让学生不仅领略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的智慧之光,而且感动于无言中流泻出的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 在学习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后,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他的另一部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在学习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可以向学生推荐他的《一个人的村庄》…… 3.同体作品,领悟风格特点 以某一作品为基本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这一体例文章的风格特点。阅读一篇,引入若干篇,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教学欧荐课外阅读《欧“含泪的微笑”的情感特点与“出乎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结构特点。 在教学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融情于景,即事寄慨”的古代游记散文的这一特点,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刘禹锡的《陋室铭》,再向学生展示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 4.“传记”、“评论”,引导多元解读 以某作家作品为基本点,延伸到该作家的“传记作品”和作品的评论文章,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资料,了解这一作家的生平经历、情感历程,了解不同读者对作品不同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理解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意义和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 在教学《〈论语〉选读》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钱穆的《孔子传》;还可以推荐解读类似作品,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 鲍鹏山的《新读论语》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并告诉学生每一本书的个性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个体的需求有选择性地阅读其中的1~2本。 由于教材中出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报任安书》等一系列司马迁的作品,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汉书…… 5.“文字”“电影”,感受独特魅力 从广义上说,观赏电影作品也是一种课外阅读方式。文字作品不受时空限制,便于读者随性地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走马观花般地简略而过,也可以反刍式地细细揣摩,在阅读咂摸中更能领会到情感的细腻动人、文字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