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docVIP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体育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体育教师应当从本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资源,把那些反映各地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一、乡土体育活动项目走进课堂 乡土体育是一种民间游戏活动,在民间长期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本地或各族的“乡土体育”,我们在课堂上注重让乡土体育活动项目走进课堂,如滚铁环。滚铁环是满族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喜爱。针对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木桶,而且都闲置的情况,我们发动学生回家收集铁环,并用铁丝制成滚动工具后带到学校来。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生练,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滚铁环比赛和游戏,如迎面滚铁环接力比赛、绕竿迎面滚铁环接力比赛,还将这个内容穿插到其他的教育内容中。例如:我在耐力跑教学中尝试将铁圈引进到教学之中,给枯燥的耐力跑增添不少乐趣。“咣当当”的铁环声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增强了练习效果。该活动游戏性和竞争性较强,集运动和娱乐于一体,且不受场地、器材及人数的限制。 乡土体育活动中还有一些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快被遗忘了,如踢键子、抽陀螺、弹球、跳房子、捉迷藏、丢手帕、斗鸡等,有的只有老人才知道,所以我们发动学生向爷爷奶奶询问年轻时的体育活动项目,回到学校进行交流,并引入课堂。我们把乡土体育引进课堂,并注意从教育和体育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使传统的民间技艺游戏转化成有助于健身的运动动作技术,以呈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活动技能。 二、开发以嬉戏娱乐为主的民族民间体统体育课程内容 有许多民间体育均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虽有一定的规则,但不严格。如跳竹竿是黎族、苗族和广西京族民族体育活动,表演的形式以集体协作为基础,把队员分为打竿者和跳竿者。跳竿者可以是单人、双人、三人、六人以上的集体表演。打竿者一般是8人,表演时分成两排,打竿节拍有2拍、3拍、4拍、7拍等。跳竹竿的方法有:单腿跳进、单腿进退、转体180°跳进;交换腿跳、单脚连跳、单双腿交换跳、分腿跳、踢腿跳、脚跟点地跳,等等。竹竿敲起来时清脆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激起了学生的练习欲望。我们首先用竹竿练习,但发现学生不适应,而且危险性大,于是创新设计,改用绳子,让一个学生在旁边击掌,打出清脆的节奏。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在体育课堂上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魅力,体会到民族风情。 三、开发竞赛为主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内容 竞赛最能激发练习的欲望,再加上民族特色,使得游戏更精彩、更有魅力。抢花帽是乌孜别克族民间体育活动,参加者人数不限,分两队排队报数,每个人都记住自己的号数,然后两队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圆心放一小花帽,选一人站在圈外喊号。喊号后,两队同号者一起跑向圆心抢花帽,其余的人拍手唱歌。抢到花帽者沿圆圈快速奔跑,未抢到者在后面紧追,如果在唱歌结束前追上了,就将花帽拿过来扣在被夺者的头上,夺帽者得1分;如果在唱歌结束后还追不上,则抢到花帽者得2分。然后各回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循环反复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学生在游戏中又唱歌又跑动,既娱乐又锻炼身体,完全沉浸在民族氛围中。 四、开发配合节庆习俗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内容 舞龙也叫耍龙灯、“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营造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氛围。我们在课堂上用绳子作为龙身,用细竹杆作手持的柄。几十个学生举起自己制作的龙灯跑动着、挥舞着,时而起伏,时而盘旋,玩得可开心了。舞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跑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灵敏素质。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材高的踩低跷,身材矮的踩高跷,表演者均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随后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我们让学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