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人文情怀渗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人文情怀渗透

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人文情怀渗透音乐享有空灵、隽逸之美,净化着人们的灵魂。音乐大师贝多芬曾有惊世之语,音乐应当使人类生活爆发出火花。确实,音乐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是人文精神传承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人们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反之,通过传承人文了解更多的音乐。因此,音乐与人文文化密不可分。对于一个历史悠久、伟大的民族来说,音乐是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民族的通达血脉,更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和人文精神之所在。可见,音乐与人文精神血脉相连、息息相关。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发掘生命。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欣欣向荣的课堂中成长起来。作为音乐教师,我清醒地看到,音乐在孩子的人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在调节学生学习情趣和陶冶情操上,而且在提升学生学习的意识,加快学生的IQ和EQ发展上。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人文情怀,教师要做到将人文精神融入音乐课中,更需要以“以人为本”的态度来促使学生树立“与音乐为伴”的人生理想,从而“传承人文精神,彰显音乐人生”。在音乐课堂中,使音乐真正成为孩子快乐的、有创意的五味世界,进而尽显其生命张力,回归其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贯彻这些新的理念,发掘和渗透人文精神呢? 一、营造和谐人文为音乐课堂起航 1.音乐功能室――梦想的摇篮。 当代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学环境的改革,在环境设置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往往是教学活动中宝贵的动力源泉之一。首先,老师要善于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这种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室环境通常指外部环境。在音乐教室的墙壁上,我粘贴了许多音乐家的图片,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舒曼、罗西尼、冼星海、贺绿汀等,并配上他们的故事及名言,让学生心中有个偶像。在教室的一旁设置了一个书架,书架上与音乐有关的小报、杂志、VCD等,真是琳琅满目。并推荐音乐欣赏网站,如虫虫钢琴网、基点音乐网等。教室的另一面,我摆放了一个橱窗,里面陈列了常用常见的各种乐器(双响筒、沙球、木鱼、竖笛、口琴、电子琴、古筝等)。学生们总是看了又看、听了又听,与我交流有关音乐的话题,迟迟不愿离开。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天地。另外,学生心理上的环境也要放松。老师要改变站在讲台上感情冷漠缺乏笑容的状态,从内心把学生看成独立人格的人,相信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老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2.低姿态――蹲下来感受学生心灵。 学生正处于心理的依赖期,他们个性张扬,容易崇拜。老师应该蹲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一起学会学习、学会感受、学会创造。每隔两周我都会对每个班做一个有关喜爱的音乐(歌曲列表)的调查,通过这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喜好,每一次我的调查表格都被填得满满的。在这里,我发现有的同学喜欢律动,有的同学喜欢唱歌,有的同学喜欢动画片的主题曲,比如《五福生肖在人间》等,有的喜欢听黄梅戏,有的还在学习乐器等。了解后,我则在课堂上多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二、渗透相关人文为音乐课堂扬帆 1.课前准备――收集人文资料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所有人文资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是知识宝库、活的教科书。时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这样做确实教育出了不同个性的学生,且闪烁着人文的光辉。有一节海南黎族民歌课《五指山歌》,我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试试,上一节以欣赏人文音乐为主的音乐课,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大量海南民歌的图片、文字和录音资料。每班推荐几名学生做老师。课堂上,那些小老师都拿着厚厚的资料上场了,从容而自信,他们娓娓道来,底下学生既新鲜又好奇。每位学生都想在这位老师的嘴中听到自己寻找的内容。他们不时地讨论争辩着,我不失时机地在旁补充引导。一节课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2.导入中――渗透相关人文情怀。 教师不断调整课堂导入方法,可以营造宽松氛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导入的好坏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所以每一节课的导入加入相关人文因素能让学生体会到暖暖的情义,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享受音乐。如在教授三年级音乐课《树叶儿飘飘》时,教师轻放着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猜谜语“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飞入草丛都不见”,学生可借助钢琴曲淡淡的寒意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师生手随着钢琴的音乐不自觉地飘动起来,最终引出树叶儿飘飘。这样的互动让音乐成为了载体,让我们的思维和身体动了起来。 3.教学中――激活学生人文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和创新是人类永恒的活动,是人类本性和本性力量的最高表现。在音乐教学中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