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装配体的手工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装配体的手工制作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75 实践课学时数:75)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使用学期:第二学期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其作用和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钳工操作中的各种基本技能;掌握钳工常用工、夹、量、刃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的方法;掌握钳工常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的方法;初步掌握简单设备的装配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学习结束后需通过相关的钳工操作工中级证书的考核。
2.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钳工项目设置的。随着工业发展,高精度的钳工加工人才愈来愈缺乏,为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设置这门课。
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根据生产过程要求,对钳工技术有针对性教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的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企业要求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知识体系,发展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学会钳工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常用工具、量具的认知及装配知识;学会安全文明生产的知识。具有独立操作各种钳工工具的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各种量具及测量的能力;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钳工中级工水平。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只有在实际情景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以往先理论后试验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以能力目标指导下,基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将课程分为四个项目
二、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钳工基本理论知识;
2)学会常用工具、量具的认知及装配知识;
3)学会安全文明生产的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具有独立操作各种钳工工具的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各种量具及测量的能力;
3)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具备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职业素质;
2)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3)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4)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表的良好习惯。
5)具备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诚恳敬业的职业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一) 基本知识
(二) 划线
(三) 锉削
(四) 锯削
( 五 ) 孔加工
(六)攻、套螺纹
(七)锉配
(八)弯形与矫正
(九)与研磨
(十)部件装配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项目一 相架框的制作 1 项目一相架框的制作 2 项目二 偏心机构 钳工基本理论知识 划线 锉削 锯削 善于动脑、勤于思考 35 3 项目三杠杆机构 钳工基本理论知识 孔加工 攻、套螺纹 锉配部件装配 爱护设备和检测仪表的良好习惯 30 4 项目四 自行车的制作 钳工基本理论知识 孔加工 攻、套螺纹 锉配部件装配 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40 复习、考试 5 合计学时 150 四、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建议
①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产品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子“教”与“学”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加工。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操作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④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企业、贴近生产。为学生提供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2.教学评价建议
①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