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刊20149- 中国汽车产业资讯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日刊20149- 中国汽车产业资讯网

〖最新资讯〗 2 【财税改革配套措施或下周出台】 2 〖行业资讯〗 5 【我国光伏巨头赛维LDK步入“后彭小峰时代” 】 5 【成品油调价窗口打开或迎年内首次“三连跌”】 5 【四川发现超大规模锂矿新增储量逾60万吨】 6 【河南将放宽准入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6 【铁矿石市价创出5年来新低国内钢市跌幅扩大】 7 【捷豹路虎中国下调约1万种零部件价格】 7 【我国能源“金三角”应一体化发展】 8 【出口增长利好LED全产业链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8 【第2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在京授牌】 9 〖国际资讯〗 10 【巴西二季度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10 【意大利公布巨额经济刺激计划】 10 【欧元再度走软美元继续上涨】 10 〖市场分析〗 11 【牛熊争辩下的中国股市】 11 【中国为何无法摆脱楼市调控的工具性】 14 【制造业才是大国经济的未来】 16 〖最新资讯〗 【财税改革配套措施或下周出台】 照例是地方财政局长们的忙碌季节,他们要审查各个机关单位报来的人员工资、福利、补助、采购等一大堆花钱要求,弄清楚政府支持的那些公立学校、医院,以及地铁、公交、市政设施,到底需要多少经费和补贴才能维持运转;此外还得盘算着给市领导们留下一点儿搞建设的发展资金,以备拉动地方经济的不时之需。这些花钱的安排被称为“预算编制”,要在年底前报送地方人大,等待来年地方“两会”时批准。每年入秋都倍感不轻松。他本来可以早点开工,但因为市里一大笔开支需要省里的转移支付,而省里的一些开支要等中央转移支付,中央转移支付还要当年3月的全国人大批准,一来一回,四五个月过去了。按照现行的预算法规定,中国的地方预算编制难倒了无数像刘局长这样的地方财政首脑,转移支付是其中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地方政府有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央和上级部门的转移支付。此次预算法修正案四审,在东部沿海某地级市财政局刘局长看来,最核心的就是涉及转移支付中的一条:专项转移支付不得要求下级提供配套资金,上下级共同承担的事项除外。所谓配套资金,是指中央安排投资的项目落到地方,需要由地方出钱的那部分。以农业为例,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各省市需要配套的资金比例基本上在40%到200%之间。地方配套资金曾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发挥过巨大作用,当时财政部对配套资金的要求极为严格。 曾数次参与预算法修改审议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政文告诉经济观察报,预算涉及到多级政府关系怎么调整,还涉及到政府和人大的关系,涉及到公众怎么参与进来,这三个关系都是国家最根本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和权力,改革就触及到关键问题,进入深水区,它的障碍之大可想而知,注定预算法修订之途不是那么平坦。经济观察报获得的修正案四审稿显示,央地财政关系继续沿用着2011年12月国务院的修改方案:即各级政府之间应当建立财力保障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这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回应,前者要求现有中央地方财力格局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大框架。财政管理体制到底应该由人大来定,报人大审批,还是由国务院规定,报人大备案,在预算法修正案的审议过程中一直有争论。事实上,整个预算法修改的过程,类似的博弈一直在继续。现行预算法是在2000年前后正式提出修改的,虽然直到2004年,第十一届人大才把预算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修订,但最早在2002年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就已经开始筹备预算法修改的草案。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到全国各个省,包括财政部门调研,并没有事先与财政部联系,“因为两家合在一起搞,总要得有一个牵头,不能俩个都说了算。人大自己对这个问题先有研究调研、亲自起草,也为将来在预算法修改立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做一个必要准备,以争取主动”。 但后来这个预算法修改在征求了财政部意见时,财政部的反馈是,按照这个草案,预算没办法搞,做不了。当时的草案里就有不少是现在四审稿中的内容。不过,预算法修改的这两次审议均未获通过,二审稿在公开征求意见时收到了30多万条回复,其中有实质性修改意见的是近其中2万人提出的3.4万条。由于争议过大,预算法修改一度几近停滞。2013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而其中的一些要求大大突破了现行预算法的规定,这成为重启预算法修改的一个契机,并直接促成了此后三审、四审稿的出炉。从三审稿开始,对预算法修改主导权的博弈,让位于对立法和改革之间关系的讨论。事实上,1993以后的中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制度等早已经突破了对现行预算法的规定。那个时候中国在处理立法和改革的关系上跟现在做法不一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改革可以突破法律,法律却不修订。他表示,现在的改革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这也是高层在今年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有一次会上表达过的观点,即改革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进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