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施环境的特点及调控
第四章 设施环境的特点及调控 光照 温度 湿度 土壤 气体 第一节 光照 一、设施内光照条件的特点 设施内光照条件包括光照强度、光照分布、光照时数及光质。 1、光照强度 单位面积的光通量,也称光照度,单位lx或klx。 设施内光照度一般低于露地。为露地的50~80%。是冬季喜光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2、光照分布 主要受设施方位、屋面角度、覆盖材料散光特性及作物的群体结构影响。 大棚内光照较均匀,南侧最强(接受直射光最多),北侧中等(接受散射光较多),中间较弱(接受的直射和散射光均较少)。 3、光照时间 与露地基本一致。用不透明覆盖物保温覆盖的温室,日照时数少于露地。 4、光质 主要透明覆盖材料有关。 紫外线的透过率: 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玻璃 可见光透过率: 聚氯乙烯膜≈玻璃﹥聚乙烯膜 红外线透过率: 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玻璃 二、设施内光照条件的调控措施 (一)影响设施内光照条件的因素 1、设施的透光率 设施的采光性能 2、覆盖材料对透光特性的影响 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1 吸收率决定覆盖材料的种类和状态,一般10%。 老化和落尘膜透光率降低15~20%,膜上附有水滴透光率降20~30%。无滴膜透光率91%,普通膜约60%,水滴越大,透光率越低。 总体下降50%。 3、设施结构对透光率的影响 屋面角 当入射角在0~40°内,透光率变化不大,大于60 °时透光率急剧减小。 设施类型 单栋竹木棚为61.4%,单栋钢管71.6%,单栋塑料71.7%,连栋钢结构55.2%。 双层覆盖为单层覆盖的50%。 设施方位 单屋面温室,坐北朝南透光好 单栋大棚,东西延长比南北延长高5~20%。南北延长温室透光均匀。 相邻温室或塑料棚的间距 以冬季不遮光为度 (二)设施内光照的调控措施 设施内的光照要充足和均匀。调控措施有增加自然光、人工补光和夏季遮光。 1、增加自然光 采用合理的设施方位和采光屋面角度 设施结构及骨架材料要合理 选择透光率高、无滴、防尘、防老化膜 充分利用反射光 后墙涂白、用反光膜地膜 加强对棚膜、草帘的管理 合理布局和栽培 尽量少遮光,密度,南倾吊蔓 2、人工补光 有调节花期的日长补光和栽培补光。 日长补光主要为调节花期(如草莓,一般只要求几十lx的光照强度。 栽培补光要求2000~3000lx以上。 有两类补光灯,一类是发生完全的连续光谱的灯光如白炽灯何弧光灯,红橙光占59.4%,紫光少,利于增温,易徒长。另一类是发生间断直线光谱的如光灯和高压气体发光灯,蓝紫光占16.1%,红橙光占44.6%,升温差,但不易徒长。亮灯一起用好。 调节日长的补光,可在上午卷帘前和下午放帘后补,保证光照时间12~14h或更长。5~10W/m2。 栽培补光,用日光灯或高压气体发光灯,或日光灯加白炽灯,100~400W/m2。不超过8h。 灯泡离植株或膜50cm。40W日光灯3根和在一起,可使45cm远处达3000~3500lx;100W水银灯可使80cm远处达800~1000lx。 3、遮光 作用:减少光照 降低温度 遮光20~40%,可降2~4℃。多用于夏季栽培、育苗初期、分苗及移栽前后以及喜阴作物的栽培。软化栽培如韭黄、蒜黄,全程遮光。 覆盖遮阳物 草帘、遮阳网、纱网、不织布 玻璃涂白或塑料膜涂泥 如玻璃用石灰水涂白,遮光20~30%,降4~6 ℃ 流水法 透明屋面流水,遮25%,降4 ℃。 第二节 温度 一、设施内温度条件的特点 (一)设施内温度的形成 覆盖材料封闭气流和阻止长波辐射,形成“温室效应”。 (二)设施内热量支出途径 1、贯流放热 通过覆盖物及墙体、屋面等放热 2、缝隙放热 通过通风口、门窗等对流放热。 3、地中传热 通过纵向和横向向四周传热 (三)设施内温度的变化特征 1、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与太阳辐射同步。最高温13~14时,最低温在日出前或覆盖物揭起前。 设施越大,温度变化越缓慢,日较差越小。 2、气温的季节变化 与外界一致。冬季设施内月平均温约15℃,应根据温度条件栽植作物。 3、设施内的“逆温” 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气温1~2℃。多出现于久阴后的晴朗微风夜晚(设施内热量得不到补充)。 4、地温日变化的规律 最高与最低温度的出现比气温晚2h。 地温的日变化较小。 5、地温的季节变化 与气温变化一致 6、地温与气温的关系 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