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 迅速崛起的日本
* * * 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1)工业化高潮的出现 (2)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①时间:19世纪80年代 ②行业: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分发展异常迅速。 ③作用:近代化棉纱厂抢占国内市场,驱逐进口的洋纱,又向国外市场销售。 ? 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表现 ①政策:对垄断资本采取扶植政策,把官营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②作用:使原来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的大资本家变成工矿业主,并迅速发展成为“财阀”。 (3)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①垄断的特点: 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 ? ②主要垄断组织: 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操纵着国家经济命脉。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 ①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岛国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 (1)局限: 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及影响 (2)影响: 由于不及西方列强,采取军事手段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 ? (3)特征: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3、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 二、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大日本帝国宪法》 1、背景(原因) 1)明治政府认为德国和日本相似,决定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2)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来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 (1)颁布:1889年 (2)内容: 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 ②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 ③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议员任期分别为终身和7年;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4年。 ④内阁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法官由天皇任免。 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 * (2)内容: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和“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1)性质: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评价 (2)进步性:在法律上,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 担任政府官员权,居住、通信、宗教信仰权等权利。 (3)局限性:带有保守和浓厚的封建色彩。 ①天皇被赋于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②议会、内阁、法院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4、历史意义: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主要内容: ⑴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 ⑵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⑶议会: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之处: 议会: 君主: 内阁: 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2.特点:君主绝对权力,封建主义、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二战的两大元凶 1.内容: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 英国 掌握 实权者 内阁与 君主关系 议会与 君主关系 君主 权力 统而不治 至高无上 议会权力大于君主 天皇可以解散议会 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对天皇负责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资本主义社会政权组织形式的一种方式 思考:归纳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俄、日、德、意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课标: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归类: ①英国和法国: ②美国: ③俄国和日本: ④德意志和意大利: 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④民族统一运动 主要差异:英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德、日为德皇(天皇)专制主义体制 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对封建旧制度的改造比较彻底; 德、日是资产阶级改革,对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军事上:踏上军国主义道路 1、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