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第二部分)
清华大学-连云港市企业经营与战略管理高级研修班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侯景新教授 2008-09-17 下午 第五章 管理中的识人之道 一、历史上名君、名相的识人之道 历史上的名君、名臣均善用人,而用人的前提是识人,所以识人之道至关重要。 案例一:管仲病榻论佞臣 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去看望他,请教说:“仲父您病了,请问您有什么教诲嘱咐我吗?”管仲说:“我希望你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这伙人远一些。” 齐桓公说:“易牙卖自己儿子的肉来孝敬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难道这还不值得信任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果他对儿子很残忍,对君主怎么能好?” 齐桓公接着说:“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难道还能怀疑他吗?”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狠心毁坏自己身体的人,对君主怎么能好?” 齐桓公又说,“常之巫能断定人的死期,治疗我的顽固病症,难道不能信任他吗?”管仲说:“死生是由命决定的,顽症是身体上的毛病,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数,守住自己的根本,却依靠常之巫维系健康,他将因此而为所欲为了!” 齐桓公说:“卫公子启方,侍奉我已十五年了,为了我,他父亲死了他都没去奔丧,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还不应该信任吗?”管仲说:“人最亲的莫过于父母,对父母尚且如此无情,又何况对他人呢!”齐桓公说:“好,一切照您的话办。”管仲死后,齐桓公驱逐了这四个人。 但四人走后,齐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寝,没有心思治理朝廷,同时旧病又犯了,宫廷为之骚乱。过了三年,齐桓公说:“仲父的话太过分了吧!此四人有益于我而无害于国”,于是又把他们召回朝廷。 次年,桓公病了,常之巫造谣说:“桓公将在某日死去。”易牙、竖刁、常之巫勾结起来作乱,他们把桓公的宫门堵塞住,不准任何人进去,把宫外筑起三仗高的墙,断绝他的伙食,准备把他活活饿死。齐桓公临死时流着泪叹息说:“唉!怨我糊涂没听仲父的话,仲父是圣人啊。圣人看问题都是很远的。” 案例二:诸葛死后斩魏延 魏延是三国时的一名大将。他自幼勇猛过人,善于统兵,性情直爽,秉性矜高。 但因两背其主,诸葛亮不肯重用。 孔明当着魏延的面说:“食其禄而杀其主,这是不忠之举。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之为。此人不忠不义,久后必然也会反叛我们。” 孔明六出祁山时,出使东吴的人传孙权的话对孔明说:“孙权问我军中谁为先锋,我告诉他后,孙权说:‘魏延这个人勇力有余,而心存不正,若一朝孔明不在,他必是祸患,不知孔明知道否?”孔明听后,叹了口气说:“孙权真是聪明的知人之主啊!我不是不知此人,只是因为朝中无人啊!” 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后来,诸葛亮授密计于马岱,死后斩了魏延,真是先知先觉啊! 名君名相的识才法: 1、太公识才法 姜太公在《六韬》里的《六守》篇专门论述识人。 文王问太公:“既然君主统治着国家又掌管万民,那么,失掉国家与人民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太公说,“是用人不慎造成的。君主选拔人才应具备六项德行标准。” 文王问:“六项标准是指哪些?” 太公说:“这六守就是仁爱、正义、忠实、诚信、勇敢、谋略。” 文王说:“具有这六项标准的人才怎样慎重地去选拔呢?” 太公说:“让他宽裕,看他是否逾越礼规;让他尊贵,看他是否恃之骄横;予之重任,看他能否忠心地去做;给一些棘手问题让他去处理,看他是否哄骗隐瞒;让他身临险境,看他能否临危不乱;让他处理复杂工作,看他能否应变自如。” “宽裕而不逾礼规的,是仁爱之人;身居高位而不以之骄横的,是正义之人;负重任而能忠心地去完成的,是忠实之人;处理棘手问题而不哄骗隐瞒的,是诚信之人;身临险境而不惧的,是勇敢之人;处理复杂事务能应变自如的,是有智谋之人。” 2、吕不韦的识人之术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论人》提出八观六验,其八观具体内容为: (1)、通则观其所礼。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 (2)、 贵则观其所进。当他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 (3)、 富则观其所养。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 (4)、听其观其所行。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 (5)、止则观其所好。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 (6)、习则观其所言。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言语是否端正。 (7)、穷则观其所不受。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 (8)、贱则观其所不为。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 六验的内容为: (1)、喜之以验其守。 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 (2)、乐之以验其僻。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 (3)、 怒之以验其节。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我约束。 (4)、 惧之以验其持。 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够镇静。 (5)、哀之以验其人。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