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改版《松树金龟子》课件 苏教版
昆虫的世界五彩斑斓,它们在我们尚未深知的家园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去拜访它们,和它们成为朋友。但是,有一位作家做到了,他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了人类命运的颤音:他——就是法布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昆虫世界》,去聆听他讲述的《松树金龟子》的故事吧。 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出生在农民家庭。自小对花草虫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虽几经磨难,仍不改研究昆虫之志。在任中学教员之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后通过自学取得多个学科的学士。1880年,他建立研究昆虫的园子——荒石园。在那里潜心昆虫研究。达尔文称赞其为“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昆虫记》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所写,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4、小组调查探究昆虫界的有关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目标 金龟子 炫耀 献媚 抑郁 鞘翅 魅力 衷心 亵玩 咫尺 xuàn yì yù qiào mèi zhōng xiè mèi zhǐ 初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铁锹 上颚 螽斯 qiāo è zhōng 抹 抹布 涂抹 抹角 mā mǒ mò 松树金龟子 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 流苏的作用 折扇的用处 颜色 光泽 流苏 仪表堂堂 高敏度感觉器官 求偶的标志 松树金龟子的生活史 生活习性:夏至露面,傍晚上树 婚恋生活 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死亡与繁衍 作者发出呼吁:“别去打扰它” 1—3段 4—20段 21段 小组交流 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和发音原理。 法布尔告诉我们:他对松树金龟子有哪些发现? 读了课文之后,我们认识了松树金龟子。请问:松树金龟子有哪些特征? 松树金龟子的特征有:仪表堂堂,身上带着光泽,雄虫有7条流苏,雌虫有6条流苏,啃松针,会在空中舞蹈表演,会发音,雌虫每次产卵大约二十枚,卵产完后就不再管它了。 作者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这样证明更加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不能删去。课文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是因为这两类植物对后代的照料都是漠不关心,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松树金龟子对后代的照料也是如此,比较形象,通俗易懂。 2、文中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似乎与本文主题不相吻合,能否删去? 1、课文是如何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有什么好处? 说明的语言首先要求 ,这样才能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追求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这样既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说明的事物的 ,也能增加读者的 。本文就运用了文艺的笔调来使文章的说明语言更 、更 。 准确 特征 兴趣 准确 形象 看看各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金龟子的折扇,跟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颚一样,都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只是外形各不相同而已。( ) 2、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郎,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 3、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 ) 4、每只松树金龟子产20枚卵左右,分开埋在豌豆般大小的土坑里。( )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打比方 比较下列句子,说出其中的区别。 修改文三个动词更准确,而且采用拟人的手法,透露了作者对金龟子的喜爱之情。 大多数的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 大多数的金龟子嘴里吃着松针,后爪抓着树枝。有的甚至嚼着松针在那里一动不动。 “至少”能省略吗? 担当起慈母职责的雌虫,就算不是更需要,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 不能,因“至少”起限制作用, 说明作为“慈母”的雌虫更需 要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 “大献殷勤”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这是拟人的说法,显得幽默、形象,表现了雄虫求爱的热情高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