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依法行医 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 .doc

第一部分 依法行医 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 .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依法行医 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

第一部分 依法行医 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 要点: 1、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2、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4、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细列项,并出具收据。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要点: 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2、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3)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5)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6)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5、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要点: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谁主张,谁举证: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医疗风险、替代治疗方案;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 3、在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施行救治。 4、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唯一情形—举证责任倒置: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5、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复核诊疗规范的诊疗; 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6、医院应当配合患者查阅、复制客观病历的要求; 7、注意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义务。 8、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过度医疗。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⒈传染病的分类情况: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和丙类11种。对乙类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⒉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⒊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⒋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和检出传染病病人。 ⒌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⒈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按损害后果从重到轻分四级:其中一级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⒉患方在诊疗活动的任何时候有权复印客观病历资料,或封存全套病历资料,医疗机构予以配合。 ⒊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应及时报告,参照《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⒋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