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 自然条件
第一节 地理位置
茂岭山片区属于济南控规编制分区中的大辛河分区,位于主城区东部,燕山新区的南部。片区西起二环东路,东至贤文路。南起经十路,北至工业南路。规划范围总面积891.5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793.09公顷。
第二节 地质地貌
济南市位于北纬36度40分,东经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陆地面积8154平方千米,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公里,平原5000平方公里。
济南属于暖温带气候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为极 地或极地变形大陆气团所控制,不断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团的侵袭,盛行西北、北和东北风,造成了冬季干冷、天气晴朗,降水少的天气。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所左右,使得冬季的西北季风,由夏季的东南风所代替,因此盛吹西南、南和东南风,形成了夏季湿热,雨量集中,多雷暴天气。春、秋两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由于风随季节变化显著,形成了冬冷夏热明显、四季雨量不均的气候特点。
济南四季气候的特点是:春季风多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期
第四节 资源情况
1、水资源
济南市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黄河流域、小清河流域、海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现有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182座,塘坝900余座,水库塘坝拦蓄能力达4.3亿立方米,有邢家渡、田山、陈孟圈、胡家岸等大中型引黄灌区10处,引黄控制面积210万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5%。其中节水灌溉面积90万亩。济南市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654毫米。济南市为资源性缺水地区,是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5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
济南市境内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其中一些矿产资源潜力大,开发利用配套程度高,如石灰岩、花岗岩、硬质耐火粘土、白云岩、钾长石、铁矿等具中型以上规模,是济南市的优势矿产。
茂岭山,位于解放东路山东政法学院附近。据《济南战役》一书记载,“茂岭山位于城东八里,敌人构筑了钢筋水泥工事,并有夹壁墙和地堡相连……易守难攻。九纵某部三个连队同时发起攻击……虽遭遇严重伤亡,仍一批又一批地攻击,终于在东北角爆破成功,突击队只剩九人,仍顽强战斗……九月十九日凌晨二时,七四团一连和四连攻占了茂岭山主峰……这里成了九纵指挥所。”茂岭山是解放战争时期济南战役东部两大屏障之一,是解放军攻克济南的第一个据点,为攻克此山,解放军和国民党都损失惨重,很多无名烈士长眠于此,另外据老辈人讲,此山原来还是铁矿山,含有少量铁矿石,现在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五顶茂岭山现在只有两顶,另外的三顶据说被开山时铲平了,早已荡然无存。现在人们一般直接叫它茂岭山了。现在人们对在这里建一些纪念性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三章 社会经济
第一节 济南市人口
2008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58万人,下降1.42‰。全年人口出生率9.86‰,上升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6‰,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26‰,上升0.18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5‰,降低4.24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约700万人,增加5.54万人,增长8.43‰。市区人口已达353万。 济南市是我国东部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据2000年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济南市有48个少数民族,人口109299人,占全市总人口1.84%。其中,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8.79%回族、满族、蒙古族、哈尼族、朝鲜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占济南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8.42%。目前,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万人的县(市)区6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千人的乡(镇、街办)23个,民族村(居)45个。
经初步测算,200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0.2亿元,同比增长13.0%。全部税收435.5亿元,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1.7元,增长9.2%;城市人均消费性支出14764.3元,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7804.8元,增长8.7%。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完成产值1587.0亿元,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39.5%,较年初上升2.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