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煤矿基础资料(毕业设计专用用).docVIP

大佛寺煤矿基础资料(毕业设计专用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佛寺煤矿基础资料(毕业设计专用用)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 田 概 况 一、交通位置 大佛寺井田位于陕西彬长矿区南部边界,地处彬县、长武两县交接地带,东距彬县县城约12km。312国道的西——兰公路段从矿井工业场地通过。以大佛寺为中心向东140km经旬邑到达铜川,向西南距宝鸡150km,向东南距西安160km,向西北30km至长武县城与宝(鸡)——庆(阳)公路相接,向北30km经北极镇到甘肃的正宁。区内各县、乡均有公路相通,并与陇东各县、乡之间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公路运输十分方便。规划中的西(安)——平(凉)铁路沿泾河北岸穿越矿区。西—平铁路建成后,将对矿井的发展十分有利。 井田南部的西安与世界各地通航,航空运输方便。 二、自然地理 本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南部,属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塬梁沟壑区的一部分。地形总的趋势为西南较高,向东北部逐渐降低。塬面标高一般为+1100~+1200米,沟谷标高一般为+850~+900米,相对高差为150~250米。最低处位于井田东北缘泾河谷地,标高为+845~+855米,最高处位于井田西南庙台子一带,标高为+1250米。区内塬面窄小且破碎,冲沟及黄土崖发育,地形复杂。 泾河为流经本井田的常年流水性河流,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年平均流量为57.70m3/s,枯水期最小流量为1m3/s,洪水期最大流量为15700m3/s。 三、气象与地震 本地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旱,夏季炎热,四季比较分明,雨热同期、气温日差较大,干湿季节分明,年降雨量变化大,常出现干旱。根据彬县气象站提供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9.7℃,年极端最高气温40℃(1966年6月1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2.5℃(1977年1月31日)。年平均降雨量516-617mm;最小降雨量319.3m,最大降雨量772.6mm,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3.8%,其余季节干旱少雨,且分配不均。初霜期为10月,终霜期为4月,无霜期约为180天。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为1.4m/s,大风多出现在冬季,最大风力为7级。冰冻期为12月上旬-翌年3月上旬,最大冻土层厚度为57cm。 国家地震烈度分级将本区定为VI度区。 四、文物、古迹与地面建筑 区内为古时周代部落繁衍生息发祥地,并为秦陇要塞,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文物遗存较多,但多在井田之外,仅有国家级文物彬县大佛寺在井田范围内,需要留设煤柱进行保护。 井田内有西峪、西坡、文家、师家店、菜子、孟家蛇、余家咀、旮旯、祁家坡、常家咀、梁家咀等几十个村庄,各村庄民用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及沿沟边开挖的窑洞。除河川地的村庄建筑物较为集中外,塬上各村庄建筑物分布比较分散。河川及紧邻河川的塬面边缘处的姜渠、土沟、菜子等村庄建筑较为集中,设计考虑与公路一起留设保护煤柱,其余分散村庄均考虑搬迁。 五、水源和电源 电源 陕西省农田局拟在距离本矿工业场地3km附近的录长村建一座110KV 变电站,2003年底投运。 水源 初期的水源为:在矿井工业场地内打3口水源井采取洛河砂岩水作为矿井初期建设和生产的水源。 矿井的永久水源为黑河水库:根据彬长矿区总体规划,长武亭口镇泾河支流黑河入口处将建设一座水库,坝址位于亭口镇上游的姚家村附近。黑河年均流量2.5亿m3。两岸植被好,河水含沙量少,其流域面积4235km2。总库容量3.03亿m3,有效库容2.07亿m3。 第二节 地 质 特 征 一、 地层及地质构造 地层 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的中段,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挠褶带北缘的庙彬凹陷,形成于鄂尔多斯盆地发展中期。其主体构造以东西向宽缓褶皱为主,少见断裂构造。 本矿井根据钻孔、沟谷中地层揭露,井田内的地层由老至新为: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中下统延安组,中统直罗组、中统安定组;下白垩统宜君组、洛河组、华池环河组;上第三系上中新统小章沟组;第四系更新统及全新统,现分述如下: 1. 三叠系上统胡家村组(T3h) 以灰~深灰色泥岩和浅灰色细~中粒砂岩为主,底部为油页岩层,泥岩质纯细腻,水平纹理发育;砂岩分选好,胶结致密层理均匀。 2. 侏罗系(J) 1)下统富县组(J1f) 与下伏三叠系呈假整合接触,厚度为0~37.3m。岩性为灰~灰绿色铝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粒砂岩,底部局部为角砾岩,砾石成分为三叠系砂岩和泥岩。泥岩呈团块状,松软易破碎,含鲕状菱铁矿结核,具质纯、细腻、光滑、遇水膨胀。 2)中下侏罗统延安组(J1-2y) 井田内地表无出露,厚度为13.36~106.95m。下部为灰褐~灰色鲕状菱铁矿结核铝质泥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一层特厚煤层。中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灰~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夹一层厚煤层和1-2层薄煤层。上部为浅灰色厚层状细~粗粒砂岩和浅灰色、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