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再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之一 何 平 (一)中国正在迅疾地城镇化。在这一进程中,中原儿女是弄潮儿,是创新者。 过上更好的日子,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生活,是河南人民发自心底最质朴、最热切的期盼。 理解、顺应、引导和满足这份期盼,是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是通过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旨所在。 (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期盼;不同的期盼,有不同的内涵。 20年前,一位台湾游子回许昌农村老家探亲,返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寄钱回家,特别交待要建个“有屋顶的厕所”。20年后,在城市闯荡的年轻人,春节回乡,有的就住在县城宾馆里,他们已不习惯没有抽水马桶和淋浴的生活了。 在豫北农村,过去闺女出嫁有婚房就行;现在,娘家人大都希望男方能在城里有套房。 在县城一些新建社区,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成为购房的主要群体,他们是想让留守老人陪着留守孩子在城里读书。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结晶。透过这些质朴的期盼,我们仿佛听到了农耕文明迈向现代城市文明的足音。 (三)仔细分析,这些期盼的内涵并不复杂。 进入21世纪,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今天,我国社会正发生着“千年未有之变”。在生产力水平更高、人民生活变化巨大的今天,每个人都乐意吃得更健康、住得更舒心、行得更便捷,他们都希望机会更均等、生活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2012年春节,许多河南人收到一则“新年十盼”的拜年短信:一盼上学不难,二盼就业不愁,三盼物价稳定,四盼看病不贵,五盼住有所居,六盼干有所值,七盼寝有所安,八盼水碧天蓝,九盼晚年幸福,十盼更有尊严。 这“十盼”,表达了河南人强烈的价值取向:? 不要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的发展; 不要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发展; 不要道德滑坡、心灵漂浮的发展; 不要形象不佳、尊严缺失的发展…… (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是河南这个“三农”大省数千万农民的梦想: 他们梦想,有份满意工作,有份稳定收入,不再是四处闯荡的“临时务工”; 他们梦想,有个立足之地,有个安定住所,不再是漂泊蜗居的“迁徙候鸟”; 他们梦想,接受良好教育,享受社会保障,不再是从事苦、脏、累活的“二等公民”; 他们梦想,发展机会平等,劳动拥有尊严,不再是被城市“榨汁”的“工作机器”…… 这些梦想带着泥土的芬芳,透着质朴的悸动,摆脱羁绊,打破藩篱,不懈探索,正在路上。 (五)城镇化正深刻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生活。 马克思曾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世界城镇化的脚步,如同历史车轮从未停歇。今天,全球城市居民已达36亿左右,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每月新增数百万城市居民。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总是与人口的城镇化合拍同步,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城镇化让世界千变万化,也让人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无论承认或不承认,我们都在一天天被城镇化改变着。 (六)挤压是双重的,选择是两难的。 一方面,河南城镇化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历史和现实,长期扼紧着我们发展的咽喉;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长期困扰着我们崛起的脚步。另一方面,在一些走得稍快的城市,农民对城市的向往,客观上又造成了对城市的步步挤压,使城市负荷越来越大;“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长期束缚着我们腾飞的翅膀,让我们难以摆脱“中部塌陷”的隐忧。 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既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又能避免前人的惨痛教训,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堵在心头的块垒,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压力重重”。 (七)压力既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既有农村的,又有城市的。 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是河南的奋斗目标。现实的图景,却让实现这一目标步履维艰—— 在一些城市,人们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忍受“城市病”的困扰:一到下班,马路就堵成了停车场,开车不如骑车快;一到开学,家长就挖空心思,找熟人、托关系,?40人的教室能挤进80多个孩子;一到看病,挂号、就诊、检查样样排长队,走廊里也挤满了病床;一到下雨,街道积水成了“河”,车在“河”里行,人在水中趟…… 在广大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在承受“农村病”的烦忧:“有新房无新村”,“年年盖,年年翻,年年倒腾半截砖”,农民攀比建房,路面七高八低,邻里纠纷不断;有的村庄基础设施很差,黑灯瞎火,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刮风尘土飞扬,下雨满地泥浆;“种粮一年不如打工一月”,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年迈的老人饱受远离儿女之苦,留守的妇女承受家庭负担之重,孤单的孩子只能在电话里听听父母的声音…… 众多新生代农民“漂”在城市:他们大都出了校门就进城务工,没摸过犁耧锄耙,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已经城市化;在城市却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和发展的机会,处于“城市进不来,乡村回不去”的社会夹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