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
教育部96年度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專案
期末報告大綱
計畫編號:75
計畫名稱:苗栗農工實習林場千年桐之物候調查研究
主 持 人:彭宏源
執行單位:國立苗栗農工職校
壹、前言
自2002年已經舉辦年「客家桐花祭」年來在深耕文化、振興產業、帶動觀光、活化客庄上,創造了卓越成績,國內對於油桐花的物候現象,並無完整的紀錄與調查資料可供參考。油桐栽種歷史與利用臺灣地區油桐類栽種歷史最早資料顯示1850年間由中國華南引入日本油桐(A. cordata (Thunb.) Airy Shaw),而1915年圖南產業株式會社從中國引入三年桐及千年桐,三年桐及千年桐「桐」樹。日本學者佐佐木舜一在臺期間曾經於1935年、1937年、1938年由菲島引入菲律賓油桐(A. trisperma Blanco)、石栗、三年桐及千年桐,以供學術研究(陳德順、胡大維,1975;楊恭毅,1984)。以上資料可知油桐類植物並非臺灣原生種,是外來引入且於鄉野間,在1977年政府實施山地保留地加速造林政策,油桐樹就是重要樹種之一,而臺灣於60、70年代鼓勵栽種油桐,希望以油桐原木加工爭取外匯,供外銷日本為主,主要栽種區域包括:臺北、新竹、苗栗、南投、雲林、屏東、花蓮等地,以油桐的速生性及適應性來替代當時泡桐木材之缺口,而在此時大量栽種於臺灣各處。
油桐籽供榨油,三年桐(約70%)種仁含油量高於千年桐(約35%)(邱瑞岳,1977),桐籽榨出的油可以做成油漆和防水漆,且有乾燥快、光澤、不電、耐酸鹼鹽腐蝕的特性,工業用途極廣,美濃紙傘的傘面即是用桐油上光去後之果殼可製活性碳,而油桐落葉是一種優良的有機肥料,能改良土壤(李秉滔,1995)。臺灣地區油桐相關研究
臺灣地區對於千年桐與三年桐的研究報告,主要集中在0至0年,當時推廣油桐樹造林,是以收穫油桐木材種植木耳及當泡桐之替代材,尤選擇千年桐,其生長快速,五至六年生就可間伐,至十年生可以主伐,材積收獲豐富,且造林容易,對造林地之土壤選擇不嚴苛,少病蟲害,木材用途又廣等特性。1974年苗栗地區的油桐木材原木價格曾超過杉木,且漸向泡桐木材近(林文鎮,1974),林務局亦編制千年桐全株、主幹、用材及桿材之材積表(林子玉等,1978)千年桐。而三年桐則供採實榨油千年桐千年桐,日據時期引進以供軍事需要,為良好之飛機齒輪油,後考量到化學製品取代桐油,桐油需求不多,所以多鼓勵栽培選取生產良好木材的千年桐(林文鎮,1980),也因此臺灣地區千年桐的專論或研究報告皆多於三年桐,以育苗、生理、木材性質、桐油特性等為主。千年桐千年桐花的性別決定是由性器官原基的選擇性誘導或是退化所引起的,在單性花發育的初期是具有雌雄器官原基,所以在單性花發育的初期都要經過一個「兩性花」的時期,但維持時間隨植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再由性決定基因的作用,使其中一種原基停滯在特定發育階段,而另一種原基則正常發育至成熟,此為單性花的發育過程(魯旭東等,2004)油桐油桐類植物隸屬於大戟科(Euphorbiaceae),目前臺灣現有的油桐屬植物有5種,有千年桐、三年桐、石栗、日本油桐、菲律賓油桐皆為引進栽培,種植面積較廣泛的有千年桐及三年桐,這兩種所生產的桐油質與量是最佳的,其他種類之質量均不如此兩者(林文鎮,1980)。另外,石栗、菲律賓油桐及日本油桐作觀賞樹或行道樹用途,數量較少,零星栽種於全臺各地、油桐物候學之研究
「物候學」(phenology)為研究生物之生活週期與其周環境之關係,氣候。植物依季節而展現其週期性變化,並依循著大自然季節運作生息,配合著生育環境的變遷,而產生其物候現象。物候調查早在十六世紀溫帶和寒帶地區就有紀錄保留。我國自春秋戰國以來重視農業活動,因此物候知識最初是由實踐中慢慢得到,先民配合農民曆上24節氣變化,安排各種的農、林、漁、牧的活動,我國自古即有物候學調查的記載,以作為農民耕種的依據。
2005年三月雪打亂了四月份舉辦的桐花祭油桐花也開得稀落調查項目與方法
一、研究區域
( 一 ) 地理環境
苗栗地區位於臺灣的中北部,北邊及東北邊與新竹縣為鄰,南邊和東南邊隔著大安溪及雪山山脈與臺中縣接壤,西濱臺灣海峽,最東是泰安鄉梅園村的大霸尖山 。全縣東西寬約 64 km , 南北長約 50 km ,面積共有 1,820.3 km 2 ,轄內有 18 個鄉鎮市,人口約 55 萬人。境內最高點位於東面雪山山脈,最高峰雪山,標高 3,886 m ;最長河川為大安溪,全長 96 km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升高,沿海地區海拔高度均在數十公尺以下,平均坡度僅近 2 ° 左右,向東南坡度漸陡,大約在 10 ° 左右,及至東南隅,地形坡度更陡,上升可達 40 ° ,海拔高度至 2,000 m 以上。在地形上,可分為海岸砂丘、沖積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地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