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西南海域增积岩体下部斜坡区构造分析.PDF

台湾西南海域增积岩体下部斜坡区构造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西南海域增积岩体下部斜坡区构造分析

台灣西南海域增積岩體下部斜坡區構造分析 1 1 1 溫修敏 劉家瑄 韓為中 1 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西南海域增積岩體下部斜坡區的海洋地質構造。前人將 增積岩體的下部斜坡分為兩個區域:在前緣區發現許多位於海床之下的盲斷層構 造;在後緣區則有許多逆衝斷層出露至海床的現象。本研究藉由重新處裡過去收 集的幾筆長支距震測資料,進而轉成深度剖面 ,來進行詳細的構造分析,進而了 解在台灣西南海域增積岩體的褶皺與逆衝斷層構造演化的過程。利用震測剖面, 我們試著建立褶皺斷層構造的幾何形貌與縮短量,進行定量分析並作地質解釋。 在剖面深部可以找到一個延伸的滑脫面,顯示此區域的構造分類屬於滑脫褶皺。 另外我們藉由構造還原的方法將地層拉回水平,逐步回推此地區增積岩體形成的 過程和影響其變形的機制,並討論褶皺逆衝斷層與板塊隱沒作用以及弧陸碰撞之 間的關係。最後綜合以上解釋建立模型,對於瞭解此研究區域過去的構造演化歷 史將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關鍵字:台灣西南海域、下部斜坡區、增積岩體、震測剖面、變形機制 前言 台灣是因為過去歐亞板塊隱沒至菲律賓海板塊之下,隨後約在6.5 個百萬 年前島弧與歐亞大陸互相碰撞而形成的增積岩體(Huang et.al 1997) ,同時因為受 到擠壓使地層開始變形、破裂,出現許多褶皺與逆衝斷層在此。根據褶皺與斷 層之間的關係可以分成三種不同類型-斷層彎曲褶皺、斷層延展褶皺、滑脫斷層 褶皺 。除了從構造的幾何外貌去觀察,我們也可以透過同時期沉積的生長地層 還原過去構造活動時的情況 參考資料 Huang, C. Y., Wu, W. Y., Chang, C. P., Tsao, S., Yuan, P. B., Lin, C. W., Xia, K. Y. (1997), Tectonic evolution of accretionary prism in the arc-continent collision terrane of Taiwan, Tectonophysics, 281(1), 31-51. Lin, A.T., Liu, C.-S., Lin, C.-C., Schnurle, P., Chen, G.-Y., Liao, W.-Z., Chuang, H.-R., Teng, L.S., Wu, M.-S. (2008), Tecton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riding of an accretionary wedge on top of a rifted continental margin: an example from Taiwan, Mar. Geol, 255, 186–203. Lin, A.T, Yao, B., Hsu, S.K., Liu, C.S., Huang, C.Y. (2009), Tectonic features of the incipient arc-continent collision zone of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ity, Teconophysics, 479, 28–42. Liu, C.S., Huang, I.L., Teng, L.S. (1997), Structural features off southwestern Taiwan, Marine Geology, 137, 305 – 319. Liu, C.S., Deffontaines, B., Lu, C.Y., Lallemand, S. (2004), Deformation patterns of an accretionary wedge in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subducti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