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地质科学.PDF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地质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地质科学

黄志刚 46 地 质 科 学 2017年1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52(1):46—57 DOI:10.12017/dzkx.2017.003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 黄志刚 杨振宇1 2 (1.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 太原 030024;2.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 太原 030002) 摘 要 宁武—静乐盆地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含煤构造盆地,是山西省煤层气勘探主要区域。 本文基于镜质组反射率及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恢复了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结果 表明,石炭系太原组煤层的Ro值主要反映中生代晚期地层达到最大埋深时的古地温状况,根 据最大古埋藏深度,获得盆地的古地温梯度约3.88℃/100m~4.34℃/100m。裂变径迹资料抬 升冷却分析,得出盆地经历了70~63Ma和38~20Ma以来的两次快速抬升。构造—热演化史 研究表明,盆地经历的最大古地温时期是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的,该时期是煤层气主 要生成期。晚白垩世期盆地抬升冷却,地温明显降低,生气作用减弱及停止。镜质组反射率 和裂变径迹所揭示的热演化史对于深化认识宁武—静乐盆地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宁武—静乐盆地 古地温梯度 太原组 热演化史 中图分类号:P542,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7)01-046-12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是我国典型的中煤阶构造残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发 育,煤阶主要为中煤阶气、肥煤和焦煤,是煤层气勘探最有利的煤阶,盆地两端和翼 部煤层埋深适中,具备煤层气成藏条件。盆地的煤层气勘探评价工作,证实了盆地具 有一定的煤层气资源(王一兵等,2006;王宪花等,2008)。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构造 热演化史的恢复,可揭示煤层气的成藏规律,对盆地煤层气的评价和勘探具有指导意 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重建宁武—静乐盆地的热演化史、沉降史和埋 藏史,探讨盆地中生代以来的发育过程和改造演化。 1 区域地质背景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西侧为芦芽山复背斜和吕梁山隆起,东侧为太行山脉五台山 构造带,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为晚古生代成煤期 后,由于多期构造运动,挤压抬升形成的小型山间构造盆地。现今形态为向斜构造, 核部由中侏罗统地层构成,两翼地层依次为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和寒武 系及前寒武系,两翼地层产状较陡,局部地段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图1),为华北地 区和山西省重要的能源盆地(任战利,1988)。石炭、二叠系煤层丰度较高,多达10~ 19层,由于山西组4 煤和太原组9煤特点为单层厚度大、在盆地分布稳定,因此是煤# # 层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王一兵等,2006;王宪花等,2008)。侏罗系地层在盆地分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5⁃004⁃08HZ)资助。 黄志刚,男,1974年3月生,博士研究生,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学专业。E⁃mail:huangzhg2012@163.com 2015-10-30收稿,2016-09-16改回。 黄志刚 47 1期 黄志刚等: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 47 图1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地质简图(修改自任战利,1988,1990) Fig. 1 IndexandsketchgeologicalmapofNingwu⁃JingleBasin (modifiedfromRen,1988,1990) 布范围小,含煤性较差,为次要勘探目的层。 2 现今地温场 现今地温场是恢复盆地古地温的基础,现今地温场能反映现今盆地特别是烃源岩 所处的温度状况,同时又可作为古地温反演的必要约束条件。 宁武—静乐含煤盆地所在区域地壳厚度约为39~42 km (冯锐,1985),变化平 缓。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值多为煤矿井田的简易测温,向斜北部麻家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