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纺纱技术的新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轮纺纱技术的新发展

车轮旋压技术新发展 日期:2005-12-15 22:10:46 来源:来自网络 查看:[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2) 大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0.5)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9) 小] 作者:椴木杉 热度: 295 济宁车轮厂 272135 宋志俭 樊兆虎 通过对德国LEICO公司的考察以及对其他国外公司的技术交流,对旋压技术在车轮行业的新发展作了介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外旋压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汽车的飞速发展,给车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车轮的轻量化、可靠性、高精度是摆在车轮行业面前的技术难题。为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轮委员会于2001年3月组团去德国LEICO公司等国外企业进行了考察,结合我厂在国产化旋压机的进程中与其它国外公司的技术交流,就旋压技术在车轮行业的新发展总结如下。 1 旋压技术在钢质车轮新发展: 在欧洲高速公路上奔驰的载重汽车和客车中,已很难再见到有内胎型钢车轮,几乎都是无内胎板材车轮,这点与我国恰好相反。 传统的型钢车轮轮辋,其原材料形状是由钢厂轧成的,再由车轮制造商通过卷园、焊接、扩整等工序加工而成。这种工艺效率高、精度低。80年代二汽从德国引进了型钢轮辋旋压机,利用板材卷圆焊接后再旋压成型钢轮辋。这种工艺精度高、效率低,不适应大批量生产。目前型钢轮辋旋压随着这类产品的淘汰趋势而逐步消失。 ? ? ? ? ? ? 传统的无内胎板材车轮都是通过滚压成型的,但不能实现等强度要求。在考察了德国HAYES-LEMMERZ、意大利GIANETTI和荷兰FONTIJNE等车轮公司后,结论是相同的,滚形是主流。尽管一些资料介绍有板材轮辋采取单滚或双滚旋压成型的例子,虽然能实现等强度变截面要求,但效率太低,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要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德国LEICO、西班牙DENN公司推出了一种适应大批量生产的旋压-滚形工艺生产轮辋,既能实现等强度要求,又能适应大批量生产。如上图:轮辋槽底和轮缘受力较大的部位厚,其它受力较小的部位薄。以7J×17轮辋为例,原材料厚度4.5MM,旋压后降至2.7MM,重量节约1KG。汽车质量每减轻100KG,就意味着汽车百公里节油0.2~0.4升,以每辆车5只轮子计减轻重量5KG,汽车百公里节油10~20毫升。 旋压车轮的钢材也有较大变化,由于材料强度的差异,我们采取了加厚原材料的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疲劳寿命要求,结果同规格一只8.25×22.5车轮重量比法国米其林车轮增加3KG,在最近我厂所做的对比试验中,我们产品的寿命只是米其林车轮的一半。在车轮选材用材以及我国轧钢工业与国外先进厂家存在差距。见下表: ? ? 中、法常用旋压车轮材料对比表 国家 材料牌号 抗拉强度(MPa) 相当钢号 中国 08 275 ~ 410 B330(宝钢) 10 335 ~ 470 B380(宝钢) 法国 RST37-2 370 ~ 480 B380(宝钢) ST44-2 430 ~ 540 B440(宝钢) ST52-3 490 ~ 600 B510(宝钢) 2 旋压技术在铝质车轮新发展: 国内铝质车轮都是压铸后经机加工而成,产品集中在轿车车轮。国外17英寸以下轿车铝轮的生产以锻坯或坯经旋压成型已成为主流。近几年国外用锻造、旋压工艺制造了22.5英寸载重汽车无内胎车轮,以其造型美观、重量轻、强度高成为钢轮的强劲竞争点。以美国ALCOA 公司为代表,如图1: 图1 ALCOA 公司无内胎车轮 近几年,一种新型结构的FULL-FACE车轮领导了轻型车轮造型潮流,它改变了传统车轮轮辋和轮辐的焊接位置,使外形更美观,受力更科学。铝轮和钢轮都有这种形式。工艺简图2: ? ? ? ? ? ? ? 图2工艺简图 3 轮辐旋压设备新发展: 3.1 设备吨位趋大 在德国和意大利的车轮工厂看到正在使用中的LEICO旋压机,体积大、功率大、吨位大、效率高,且都是三旋轮120度均布,前后纵梁框架封闭结构。如图3: 图3 LEICO旋压机 而我国正在使用的从国外引进的4台轮辐旋压机都是两旋轮布置,开式结构,相比之下显得很苗细,强度不足,结构也相对简单。主要技术参数比较如下: 旋压机参数比较表 ? 最大毛坯厚度(MM) 主电机功率(KW) 液压电机功率(KM) 纵向推力(KN) 横向推力(KN) 生产率(件/分钟) 总重量(T) 旋轮数 原国内引进600型旋压机 15 150~185 60 300~350 200~270 1 22 2 LEICO ST265型旋压机 18 258 113 667 400 2 65 3 3.2 主轴电机结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