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溧阳外国语学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溧阳外国语学校

你写对了吗? 雷暴 劈开 炸雷 毙伤 揭开 拴住 钥匙 颠簸 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Xì)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 想一想: 这只风筝比我们平时见到的风筝多了些什么?这些东西分别起什么作用?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 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此刻,富兰克林会想些什么?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读一读,比一比: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中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这是一次( )的实验。 有人说过,了解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你就能了解富兰克林这个人。实验做到这里,你又了解到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呢? 这是( )的富兰克林。 这还是一次( )的实验。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克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1753年,俄国著名的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实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退缩,经过多次实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 200多年过去了,避雷针仍然忠实地屹立在世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它不知为人类避免了多少次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这篇课文,让你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 把你想到的话工工整整地写在小书签上,时刻激励自己也做一个像富兰克林那样的人吧! 课外作业: 1. 积累本课的成语。 2. 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3. 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科学家勇于探索、勤于发明的故事,与老师、同学交流分享。 19. 天 火 之 谜 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李正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解开了天火之谜? 拴了细铁丝 → 吸收天电 用麻绳做线 → 淋湿后导电 结上丝带 → 自我保护 系着铜钥匙 → 传电放电 这是一只( )的风筝 读一读,写一写: 细心品读第四自然段描写富兰克林放风筝的过程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一写批注,记得要把字写工整、美观些。 y e x n c x z 人们说: 他出身低下,坚强生活。 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学,造福人类。 他酷爱和平,反对战争。 他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说:“我一生只佩服三个人,第一个人是富兰克林,第二个人还是富兰克林,第三个人仍是富兰克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