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学台湾诗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文学台湾诗歌

第一章 台湾文学 第二节、台湾诗歌 1、台湾诗歌发展概况 摇篮期——恢复和融合期——西化期——回归期——多元共存期 1)、现代派诗: “现代”诗社:1956,纪弦为首 “蓝星”诗社:1954,覃子豪、余光中等 “创世纪”诗社:痖弦、洛夫、张默等 2)乡土诗: ”葡萄园“诗社,1962,文小村、陈敏华等 “笠”,1964,吴瀛涛、白荻等十二位台湾省籍诗人。 一、现代派诗歌    1、纪弦(1913——) 纪弦与现代派的六大信条: “一、我们是有所扬弃并发扬光大地包含了自波特莱尔以降一切新诗派之精神与要素的现代派之一群。二、我们认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这是一个总的看法,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无论是理论的建立与创作的实践。三、诗的新大陆之探险,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新的内容之表现,新的形式之创造,新的工具之发见,新的手法之发明。四、知性的强调。五、追求诗的纯粹性。六、爱国、反共、拥护自由与民主。” 纪弦(1913——) 纪弦,本名路逾,1913年生于河北清苑县,原籍陕西。1929年,以“路易士”笔名开始写诗。是现代派诗人的旗手。主要作品有诗集《槟榔树》、《纪弦诗集》《纪弦自选集》和《晚景》等。 纪弦是位诗风多变的诗人。早期受西方现代派影响,有浓重的自我中心、极端个人主义的特征。 后期诗歌针砭时弊,表现对生活的不满。多用象征,好用幽默讽刺,平中见奇,淡中见怒。如《现实》: 《現實》 《現實》 紀弦 甚至於伸個懶腰,打個呵欠, 都要危及四壁與天花板的! 匍匐在這低矮如雞塒的小屋裏, 我的委屈著實大了: 因為我老是夢見直立起來, 如一參天的古木 《你的名字》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而梦见的是你的发光的名字://如日,如星,你的名字。/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如滨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刻你的名字在树上。/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的古木时,/啊啊,多好,多好,/你的名字也大起来。//大起来了,你的名字。/亮起来了,你的名字。/于是,轻轻轻轻轻轻地唤起你的名字。” 2、覃子豪 (1)作家简介 覃子豪(1921-1963),四川广汉县人。1931年毕业于南京私立安徽中学,后进北平中法大学。1935年进日本东京中央大学读书。1938年毕业返国,任国民党“第三战区”设计委员等职务。1947年去台湾。1951年他与钟鼎文、纪弦、葛贤宁等创办了《新诗周刊》,任主编。1954年与余光中、钟鼎文、夏菁等成立“蓝星诗社”,任社长,先后任《蓝星诗周刊》、《蓝星诗选》、《蓝星诗页》、《蓝星诗季刊》的主编。 覃子豪对台湾诗坛贡献最大的是,于50年代主持了“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的新诗讲习班,为台湾培养了大批诗人,成为台湾诗坛青年诗人们共同拥戴的领袖。 覃子豪曾担任“中国文艺协会”、“青年写作协会”、“中国诗人联谊会”理事和监事。他既是诗人,也是诗歌理论家和诗歌教育家。 覃子豪在台湾孤身一人,他去世时由学生充作儿子,为他守灵送终,并铸铜像纪念。学生和生前好友组成“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员会”,出版了三大册《覃子豪全集》。 (2)创作主张与创作特点 覃子豪主张诗歌应该反映现实,反映人生,反映民族的气质和精神,主张个人风格的创作应该和民族的精神、气质、性格融为一体。他认为诗歌不应该故弄玄虚,认为从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中去发现新思想、新主题,比玩弄技巧更重要。 覃子豪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大陆时期,亦称早期;台湾50年代时期,亦称中期;台湾60年代时期,亦称晚期。 覃子豪 《追求》 大海中的落日 悲壯得像英雄的感歎 一顆星追過去 向遙遠的天邊 黑夜的海風 刮起了黃沙 在滄茫的夜裏 一個健偉的靈魂 跨上了時間的快馬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理想和愿望的诗歌。诗人面对落日西沉的大海,展开想象。那个火红的落日就是自己壮丽、灿烂、辽阔的理想和追求,虽然黑夜来临,风沙骤起,但那健伟的灵魂不但不灭,而且跨上时间的快马。 这首诗很有创新意味。诗人如此理解、想象和赞美“落日”,改变了世俗的“日暮途穷”的传统观念,给“落日”以新的涵义,表达了诗人更上一层楼的雄劲的内涵。 晚年的覃子豪诗风突然转变,创作了一些非常现代和虚无的作品,如《金色的面具》、《黑水仙》、《瓶之存在》等。这些诗歌解读起来颇费神思。 覃子豪晚年由实而虚、由显而隐、由明而晦、由现实主义而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的转变,源于他实验兴趣的萌动。这种转变显示出诗人诗歌创作的另一种艺术技巧和风格。 覃子豪在早期和中期基本上是秉承传统的诗观进行创作和理论活动的,体现了一个中国传统诗人的风貌,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卓越的创作技巧,风格上明朗而不浅显,含蓄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