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名人堂——成功的集团主席陈志远.pdfVIP

华商名人堂——成功的集团主席陈志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商名人堂——成功的集团主席陈志远

· 陈志远 “不专注”的百亿先生 来源:华商韬略编委会 作者:陈光 作为大马排名前三的集团化企业,成功集团究竟涉足多少领域,可能陈志远本人也说不清。这个庞然 大物拥有150 家子公司,其中13 家子公司分别在英国、新加坡、加拿大、香港、美国、菲律宾及马来 西亚等地上市。其每年的营业收入超过200 亿人民币。 陈志远说自己在品牌塑造上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因为他从来没有专注于某个行业。但论做事的专 注度,陈志远绝对是标杆性人物。成功集团今天的一切,都源自21 岁的陈志远,那个异想天开的决定, 以及随后7 年间的坚持不懈。 给麦当劳写了7 年信 经营企业逾 40 年的陈志远,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媒体的关注。2012 年,他决定放下重担,将企业交 付给下一代经营,随后,他便捐出了6 亿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约合12 亿人民币) 的资产,并且承诺 每年捐出3000 万左右林吉特用于慈善事业。这一行为让他成为《福布斯》的亚洲慈善英雄之一。 随后,2013 年的生日当天,刘德华前来祝贺并且领唱生日歌。香港娱乐媒体随后挖掘双方关系,才知 晓陈志远原来是刘德华妻子朱丽倩的舅舅。 再之后,2013 年的8 月23 日,陈志远的球队卡迪夫城坐镇主场3 比2 战胜了豪门俱乐部曼彻斯特城 队。其中卡迪夫城首发球员总身价是1300 万英镑,对手十一人的总身价则高达2.2 亿英镑。 从慈善、娱乐到体育,陈志远迅速扬名。期间,因为他并不懂足球,在运营球队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 乌龙,使得外界对其评价毁誉参半。 对于外界的声音,陈志远并不是很关注。如果在意别人之于自己的看法,他或许没法创下16 亿美元的 身家。因为他的首桶金,便是在嘲讽与质疑中诞生的。 1 · 陈志远 1952 年,陈志远出生于马来西亚峇株巴辖的一个商人家庭,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学业成绩出众的他 计划在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攻读律师学位,但是这一切并没能成行。 17 岁那年,父亲的生意遭遇滑铁卢,负债累累,家庭经济状态一落千丈,甚至无力负担学费,陈志远 不得不辍学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首都吉隆坡的一家银行打工,收入十分微薄,租房、搭车之外,所留甚少,生 活捉襟见肘。直面生活的压力,陈志远立志要赚很多的钱。 他是一个很会观察和思考的人。银行每天人来人往进行存汇业务,陈志远和这些人交流,知晓了其中 许多都是做小生意的。 “我有时候会想,我比他们聪明,为什么他们那么有钱?所以我决定,等我有了积蓄,一定要做生意。 当然,我也知道,他们都非常刻苦耐劳。”陈志远回忆说。 陈志远和家人 为了积攒资金,银行工作之余,他又开始兼职销售人寿保险。每天下班之后,他便出入吉隆坡的大街 小巷,挨家挨户推销保险。这种上门式的推销工作,无疑面临很多失败和白眼,但是回忆起来,陈志 远并不记得那些阻力,他只记得,只要努力寻找客户,就会有人买,就能积少成多。 推销保险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说服客户,如何了解人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淡化压力,始 终保持决心。 很快,他在业内如鱼得水,兼职所得已经超过了银行的工作。于是他辞去原职,全职投入保险业务,1 年后,他便升任为销售主管。 有了一定的积蓄,陈志远立刻着手经营自己的生意,他先是在吉隆坡开设了汽车修理行,紧接着顺着 这条线从事一些机械出口的贸易。 2 · 陈志远 生活不再艰难,但离陈志远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在吉隆坡,他仍然是“Mr Nobody ”,是一个微不足 道的小人物。每一天,他都全力寻找那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1973 年,一本杂志给了他这个机会。 陈志远至今仍记得这本售价3 林吉特(约合6 人民币) 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包括那篇名为《汉堡 王国》的报道。这篇报道讲述了麦当劳快餐连锁店的故事。 陈志远一口气将故事读完,并且马上想到,马来西亚已经有了肯德基,经营业绩很不错,那么麦当劳 在这里也一定可以成功。 于是,21 岁的陈志远开始给麦当劳总部写信,希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