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PDF

中国上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上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

王亚平等 :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 a a b 王亚平  吴联生  白云霞 (a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00871 ;b :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092)   内容提要 :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是投资者保护程度在现实经济中的具体体现 。然而 , 已有文献在盈余管理频率或者幅度方面所提供的证据还远远不足以揭示客观事实 。本文 运用所有研究样本的报告盈余信息 ,通过假设报告盈余服从混合正态分布 ,运用参数估计 的方法对阈值处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进行推断 。研究结论表明 , 中国上市公司从 1995 年至 2003 年间都存在为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1996 年 、1997 年以及 2001 年 至 2003 年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较高 ,并且 2001 年至 2003 年逐年呈上升趋势 。2001 年 至 2003 年平均有 644 %的亏损公司在阈值 0 点上进行盈余管理并达到避免报告亏损的 目的 ,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提高 ROA 数据 0065 。研究还发现 2001 年至 2003 年期间的盈 余管理更加具有隐蔽性 。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盈余分布  非预期应计利润 一 、概  述 投资者保护已经成为股票市场发展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 。Shleifer and Vishny ( 1997) and La Porta , LopezdeSilanes , Shleifer and Vishny (2000) 证明了投资者保护是一个影响公司政策选择的关 键性制度因素 ;而Leuz , Nanda and Wysocki (2003) 则发现投资者保护是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决 定因素 ,它意味着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 ,控制权收益越大 ,那么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 。可见 ,盈余管 理程度是投资者保护程度在现实经济中的具体体现之一 。中国投资者保护程度低 , 已经成为学者 的共识 ,Allen , Qian and Qian (2005) 还指出 , 中国投资者保护程度低 ,不仅仅在于法律制度的建设 方面 ,也在于法律制度的执行层面 。那么 , 中国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低 ,是否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的 盈余管理程度比较高 ? 本文拟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进行估计 , 以在一定程度上 说明投资者保护程度低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 。 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 ( ) 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 Healy and Wahlen , 1999 。从盈余管理的实 ( ) 现手段来看 ,它可以区分为两类 :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Schipper , 1989 。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 ( ) 主要是会计政策 而实现的 ,而后者则是通过有意安排真实交易而实现的。已有盈余管理研究表 明 ,经营者为了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的理解 、提高经营者的报酬 、降低违背贷款合约的可能性以及 避免监管部门的干预 ,往往会运用具体的应计项 目进行盈余管理 。但是 ,很少有文献专门研究盈余 管理频率与幅度 。是否发生盈余管理以及在哪些具体应计项 目上发生盈余管理 , 的确是非常重要 的问题 ,但是它们无法揭示出盈余管理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而要估计盈余管理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 (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项 目批准号 :05BJ Y016 的研究成果 。感谢北京大学会计研 究论坛第七讲 、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和第三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的参与者所进行的建设性评论 。感谢匿名审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