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新人教版).ppt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新人教版)

ks5u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概况,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法家思想的特点 2.了解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 3.了解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的概况 4.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 5.探究各国变法的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重难点 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潮兴起的根本原因? 2.从秦国改革前的有利条件看变法的成功.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方面 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 2).兴修水利,农田施肥 3).大力开荒 手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商业活跃 2.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3.上层建筑的改革 4.战争的需要 各国在争霸战争中为避免失败或者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纷纷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兵力.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学术上:学在官府 二.风气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齐国管仲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变法 1)大力发展工商业 2)整顿和发展军备 3)改革赋税制度----该制度的发展:公元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亩收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初税亩    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战国时期楚国吴起变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5)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A.长期以来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分裂成魏,韩,赵.力量减弱. B.中原地区众多士人游说,为秦招揽人才提供了可能性. C.秦孝公在诸侯国会盟上受刺激,有图强的决心 D.商鞅的加盟. 本课测评 P21 1.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 2.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变法影响比较大? 管仲变法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探究活动 1.假如你是当时秦国的国君或者丞相,你如何利用本国的有利条件组织秦国的变法 *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生产力 发展 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冶铸 纺织 漆器 门类增多,技术日益进步 邯郸(河北省邯郸市), 临淄 (今山东省中部),宛(河南省南阳) ,陶 生产力 发展 私有制确立 阶级分化 分化出的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奴隶制生产关系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发展 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 建立封建专制统治 改革的目的: 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途 径: 变法 学在民间 私学风气兴盛 学术派别繁多: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措施: 意义P20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 时间:公元前445年 措施: 1)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2)推行“平籴法” 3)制定法经加强法制 意义:P20 措施: 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爵禄 2)强令旧贵族迁居 3)裁减冗员,削低俸禄,节余养兵和奖励军功. 4)要求官员秉公执法 意义:P20 秦国的状况/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 1)地处西陲(今陕西大部和甘肃省一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秦穆公称霸西戎,但仍然落后 3)秦献公的改革:废除人殉制度,迁都栎阳,制定户籍制度 4)有利条件:A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旧贵族势力较弱.B重视法家学说,C民风质朴,尚武风气兴盛 管仲?(?~前645)?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李悝,周定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战国时魏国(今山西南部运城一带)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关于李悝的名字,许多学者认为史籍中同一时期的李克,就是李悝.也就是说,李悝,又写作李克,或又名李克。 李悝的生平事迹,已难确知其详,使他在历史上留下永久名声的,是他任魏文侯相时在魏国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