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学毕业论文.docVIP

二十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学毕业论文.doc

  二十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学毕业论文 同古代文学的其他领域一样,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世说新语》(下称《世说》)的研究在20世纪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古人研究《世说》,多在考案史实、训解文字、校勘版本和批点评注等方面著力,对《世说》的整理流布、正确理解、赏析评价以及进一步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必须指出,缺乏系统、流于驳杂、相对陈旧等我国古代学术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近代以前的《世说》研究中。20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世说》研究也走上了学术健康的轨道。丰富多采的专题论文,完备详实的笺、校、注、译本以及系统性的研究专著相继问世,蔚为大观,成果卓著。   20世纪的《世说》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前五十年(清末至1949年)和后五十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重在   1949年以来的五十年,各种《世说》版本不断出现。影印本有:王利器断句、校订的影宋本《世说新语》(1956 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62年中华书局影宋本;王先谦思贤讲舍本三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笺注本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1983年中华书局);许震谔《世说新语校笺》(1984年中华书局);张*[扌 为]之、刘德重《世说新语选注》(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毓芙《世说新语新注》(1989年山东出版社)等等。其中,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的余氏笺疏,是数十年苦心经营的集大成之作,汇聚近世诸家成果,校勘、考证、辨伪、增补之外,兼有按语评论,精义纷呈,极具学术价值。徐校重在疏通义理、训解文字,书后附录《世说新语词语简释》,有较高的认知价值。此外,还有许多注译本,如许绍早主编的《世说新语译注》(1989年吉林教育出版社), 柳士镇《世说新语选译》(1990年巴蜀书社),张*[扌 为]之《世说新语译注》(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1998年中华书局)等等。这些注译本虽旨在普及,对《世说》的流布和研究的繁荣,亦有赞助之功。   与论文、注本并行不悖,研究著作也开始出现(这是前五十年阙如的),且主要集中在90年代。萧艾的《〈世说〉探幽》(1992年湖南出版社),王能宪的《世说新语研究》(1992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张叔宁《世说新语整体研究》(1994年南京出版社),宁稼雨《〈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199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张振德等合著《〈世说新语〉语言研究》(1995年巴蜀书社),蒋凡《世说新语研究》(1998年学林出版社),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1998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等专著,或从宏观把握,或从微观透视,对《世说》进行整体或局部的观照与考察,均能叠床架屋,自成体系;王能宪、范子烨对《世说》源流的考辨,蒋凡、宁稼雨的发散式研究,都是颇有成效的。此外,张永言主编的《世说新语辞典》(1992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张万起编《世说新语词典》(1993年商务印书馆)以及许威汉、柳士镇等人的语言文字研究和整理,也是对《世说》研究的不同程度的突破。 (转载自中国评价网.nseac. )   台港地区的《世说》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杨勇的《世说新语校笺》(1969年台北宏业书局)、正言书局编辑部的《音注世说新语新译》、 王叔岷《世说新语补证》、 詹秀惠《世说新语语法研究》(1973年台湾学生书局)以及梅家玲的叙事艺术研究等著述,与祖国大陆的成果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后五十年《世说》研究的繁荣图景。   以上是对20世纪《世说》研究的概述。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一、关于《世说》及书名   《世说》,向来都写作南朝宋刘义庆。但在20世纪却成为争论的焦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世说》“乃纂缉旧闻,非由自造”,因为“《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未可知也”,提出了《世说》乃集体编撰之说。然而这些参与编撰的“文学之士”究竟谓谁?鲁迅未及明说。后来学者大多认同此观点,并据《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所载,不费吹灰之力即“考证”出参与《世说》编撰的就是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长期以来,几同定论。然而今人王能宪却在他的专著《世说新语研究》中力排众议,对《世说》编撰者进行了言之有据且成理的考辨。通过“对刘义庆的考察”,证明“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的刘义庆,“无论是才情能力,还是时间精力,乃至品性兴趣以及他的身世和政治背景等,都有可能亲自编撰《世说新语》”。通过“对招聚文士的考察”,以确凿事实逐一排除上述四人参与编撰《世说》的可能性。又通过“对《世说》本身的考察”,指出《世说》“有大体一致的语言风格”,“难以找到什么有力的内证,来证明此书是众手所编而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