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思维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目标.docVIP

技术思维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目标.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思维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目标   摘 要:良好的技术思维力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技术思维的特性表明技术人才的智力技能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表现,是一种重要的软技能;技术思维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技术问题解决和技术设计的实践教学策略设计,尤其要重视技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关键词: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思维力;技术素养;教学设计;高等技术(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程宜康(1956-),男,江苏宜兴人,苏州职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JSJG095),主持人:程宜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0-0005-07   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目标应该是技术素养导向的,而不仅仅是“工艺”、“工作”或是“职业”导向的,技术素养初步养成应该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技术思维能力作为技术素养的重要标志,更是应该成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目标。技术思维训练的教学策略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观测点与评价的设计,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而对技术思维的要素、特点、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则是教学设计和技术思维力有效评价的前提。   一、技术思维要素   技术思维能力是技术素养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是形成实践智慧的技术主体的最重要心理内质。技术思维作为个体在技术活动中“通过接受、存贮并处理各种技术信息,并导致对技术客体进行(思维)加工的这样一种认识活动”[1],具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有着自身特有的思维形式和对象,集中体现了技术人才的软技能。技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技术思维能力包括:技术观察力、技术理解力、技术判断力、技术敏感力、技术知识重构力等五个要素。   (一)技术观察力   技术观察力是其它技术思维力的基础,没有观察、不善观察,一切技术活动都无从谈起。技术观察力从技术心理学角度看表现为感觉与知觉能力,即观与察的能力,是借助于人的感官系统(感觉)直观地把握(知觉)技术对象的特性与关系的能力,技术观察得到的是技术对象(技术人工物状态、技术流程状态等)的表象,表象可以是技术对象的运动物理量(通过听觉、触觉、视觉,或知觉的技术延伸物得到的);也可以是时间物理量(时刻、时间、节奏、顺序等);也可以是空间物理量(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尺度、位置、位移等),等等。观察在本质上是外部信息的获取,因此观察力也是信息的获取能力。技术观察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知觉器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取决于观察后的联想力,还需要更多的基于技术情境的技术经验。   (二)技术理解力   技术理解是技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活动看,技术目标、技术规则和技术流程是其最主要的依据,技术理解就是对技术目标、技术规则和技术流程的理解。从技术学看,技术理解的基础是技术知识和经验,在技术活动中的技术理解对象(技术文本、技术规则规程)很多的是以符号的、语义的表达,这与知识的表达是一致的,或者说这些本身就是知识。经验对于技术理解是必须的,经验有助于理解技术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技术理解依赖的是技术情境,离开技术情境,技术理解就没有对象和参照体。从心理学看,技术理解的对象是概念、形象。概念理解是一种逻辑能力,需要类比、归纳;形象包括了形与象,形表达为是什么,象表达为归于何类,也是表现为逻辑能力。技术理解力从心理学看还表现为联想,通过概念获得内蕴,这样的理解称为深度理解。   (三)技术判断力   技术判断是在整个技术流程中持续发生的技术行为,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思维行为。技术现象在技术流程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处处存在,在技术活动中需要作出判断的对象包括有人工物、技术流程、自我状态等。判断的过程一般是:认识(观察、理解)――假设(尝试)或联系(对比)――形成――确认。思维者在思维过程中进行判断的心理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思维,即:“是什么”、“为什么”、“会怎么”。“是什么”是在对技术现象作识别、鉴别、甄别;?S后的“为什么”是质疑或分析现象怎么会发生;“会怎么”则是需要对现象(事物)的发展作出预测性的判断。   (四)技术敏感力(再现与迁移)   技术敏感力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技术心智水平的标志之一。在不同的技术实践中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技术情境,个体技术经验(在以前技术活动中获得的技术知识)在真实技术情境中的再现与重构是必然经历的技术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也可以被称为迁移,反映的是个体的技术敏感力[2]。记忆激活与提取是技术敏感思维活动的开始,只是经验的再现,而重要的是需要将经验迁移至眼下的情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