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全宋诗》34首学毕业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全宋诗》34首学毕业论文.doc

  补《全宋诗》34首学毕业论文 《全宋诗》的编纂,乃一世之工程,其所取得的成就,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可以断言,在今后的岁月中,她必将泽惠更多的学人。然正因其工程浩大,遂难免挂漏之失。自其陆续问世以来,已有不少学者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本着对她的推崇爱护之心,不惮翻检之劳,纷纷进行补直拾遗的工作,庶几使之臻于完美之境。出于同样的态度、感情和目的,笔者不揣谫陋,有此补遗之文作。   本文所补18家34首诗,全部辑自清末归安姚氏刊本《凤墅残帖释文》(以下简称《释文》)。《凤墅残帖》乃南宋曾宏父(字幼卿)所刊《凤墅法帖》的残存部分。虽非全帙,但系据宋人手泽模刻上石,故其真实性毋庸置疑。关于此法帖的原貌,道光年间姚衡有过如下描述:   曾宏父凤墅帖,每卷前篆书“凤墅法帖卷第几”,石约高今衣工尺一尺余(工部营造尺一尺一分一厘。原纸屡经裁裱,不复可考),宽四寸五分,字高九寸二分。每卷后载:石“自某年至某年,共若干帖,并对真迹,镌石于庐陵郡凤山别墅,系第几卷,曾宏父谨识”;次行铃“凤山”二字鼎印,“清江开国”朱文方印,末行书“亳社张节模丹上石,刻工欧阳信明”,字稍偏左,“前载计几千几百几十几字,共几片几十板”,每一札后钤“曾氏家藏”长亚字印,每札前有长栏居行之中标书者姓氏、官位,有谥则书谥,下旁书某宗某某几年,亦有止书一姓空二格不书者。是帖卷帙次第备载宏父《石刻铺叙》中。宋时书翰之盛,莫备于此。顾传世久远,罕有全帙。汉阳叶东卿郎中藏正帖六卷,续帖二卷,为真定梁氏故物,墨光如漆,生动欲飞,希世珍也。因依次备录,庶几后有遇者,四十卷灿然具足,岂独好古之幸,亦斯帖之幸也。   关于此帖的渊源及价值,这里拟引用乾隆三十四年(1769)钱大昕的跋语作说明。钱氏云:“《凤墅法帖》者,南宋曾宏父幼卿所刻。正帖二十卷,续帖二十卷,皆宋人书。其云‘凤墅’者,镌于庐陵郡之凤山别墅故也。予所得仅两卷,一为‘南渡名相帖’,一为‘南渡执政帖’。……卷中所载,皆诸公书翰,而与其父少师往还之帖居其太半。古人书问,不轻假手门客。行草大小疏密不拘,要皆秀逸可爱。宏父未冠失所怙,然藏@①手泽久而不忘,亦征名臣之有后矣。”(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跋中“与其父少师往还之帖居其太半”一句,最关紧要,它十分清楚而雄辩地说明了曾氏此帖的文献和文献真实性。本文所补即有诸家送宏父之父三复赴任之诗10余首,足证钱氏所言不诬。 中国大学排名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赵希弁《附志》著录有曾宏父《凤墅帖》二十卷,《画帖》二卷,《续帖》四卷,当是曾氏刻石未全时本。从以上所引姚氏、钱氏之语不难看出,因为种种原因,四十卷《法帖》流转到清乾隆以后,只存叶氏所藏八卷、钱氏所藏二卷,合计十卷,仅及原帖四之一,二氏分别据原刻之行、草书体加以释文,是为《凤墅残帖释文》。而今日所见之《释文》,亦有三种版本,其一即钱氏所藏二卷本,见录于《贷园丛书初集》、《丛书集成初编》两种丛书中,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均另藏有清抄本;其二为叶氏藏八卷本,所知仅有南京图书馆藏清赵氏非昔轩抄本,有清赵宗建校、跋之语;其三为十卷本,最为全本,是合叶氏、钱氏所藏汇刻而成,前八卷排以“释文一”至“释文八”之序,当来自叶氏藏;后二卷以“释文上”、“释文下”标卷次,当来自钱氏藏。书口下题“咫进斋丛书 归安姚氏”,而考归安姚氏光绪九年所刊《咫进斋丛书》,并无此书,当是未及收入者,此足以补其缺。   值得注意的是,《凤墅残帖》不但是一部法帖,具有书法史、书法的价值,而且,它还以“手泽”的形式保存了宋人的一些原创作品,为文学研究提供了颇资借鉴的材料。如其中卷4所收张元gàn@②《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真迹,与现行张词相较,有5处异文;而词后周必正、杨万里等人之跋,从思想上、艺术上对张词进行评论,亦足以发其幽隐,个别评语似未曾经人引用过,笔者曾在《豪放词》(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一书中予以吸收。又如其中所收张孝祥一通书信,亦不见于张氏《于湖居士文集》40卷本及其他各种本子,笔者亦于《张孝祥诗文集》(黄山书社,2001年)的整理本中加以吸收。本文所辑,则全属诗歌作品,对丰富《全宋诗》、推动宋代诗歌的研究,应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而这里所据的底本,即是十卷本的“足本”。为行文之便,原诗中的自注,以小字随文附出;原书信中有关字号、作书时间等材料,一并于诗后以按语形式标出。名号不详者,以姓加“某”字称之。《全宋诗》已收之作家,仅补其诗;《全宋诗》未收之作家,则依《全宋诗》例,于诗前冠其小传。   因《释文》所收并非皆宋人之诗,有的是书手录唐人之诗,而笔者学殖荒疏,见闻又浅陋,恐误录诗作、误植名之处,在所难免,故诚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1.洪迈(2首)   周丈直院侍郎以诗送子和教授之官兼以见简且及《夷坚丁志》辄次元韵共被儒冠误,于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