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除磷模型研究进展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pdf

污水生物除磷模型研究进展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生物除磷模型研究进展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给水排水 2004Vol.20 CHINAWATERWASTEWATER No l 巍i}i}-r5ifi}wfYqya 污水生物除磷模型研究进展 杨 青,,刘遂庆,,甘树应, (I.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2.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35) 摘 要:阐述了生物除磷ASM2d及扩展模型,ASM3及扩展模型,Johansson模型以及生物除 磷代谢模型的各自特点。ASM3将贮藏组分引入到所有微生物中,EAWAG的bio一p模块引入生 物除磷过程叶经校核的3号模型进行扩展。Johansson提出的模型包括特定的有机氮和有机磷组 分,它不是ASM2d的扩展,其思想可移植到ASM2d中。生物除磷的代谢模型需要较少的动力学参 数,比较有影响的是Smolder模型,Kuba,Filipe,Murnleilner,Brdjanovic等人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正和 扩展,提出了完整的生物除磷代谢模型 关健词:生物除磷;聚磷菌;聚糖原菌;代谢模型 中图分类号:X703.I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02(2004)03-0021-05 近年来,描述生物除磷的模型有了很大的进展, ASM2中假定聚磷菌不具有反硝化功能,而且 但关于这个高度复杂的过程仍存在许多91待解决的 只能靠细胞内部贮藏物Xrx*生长。ASM2d对ASM2 问题,如除磷微生物反应机理、模型组分的测定方法 稍作扩展,包含了反硝化聚磷菌,并增加了两个缺氧 等 过程来说明聚磷菌可利用胞内有机贮藏物进行反硝 1ASM2d模型及其扩展 化 1.1 生物除磷主流模型ASM2和ASM2d 1.2 Wentzel模型 从1982年起国际水污染研究与控制协会(从 ASM系列模型将组分划分为溶解性的和颗粒 200(〕年起更名为国际水协会,IWA)成立了活性污 性的,而Wentzel模型[“〕中将组分划分为微生物和 泥工艺设计与运行数学模拟研究课题组,在已有的 基质。Wentzel提出聚磷菌衰减产生的内源质量,对 各种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发展的基础 卜,相继于 它而言是溶解性不可降解基质,但可能被其他微生 1987,1995,1999年推出了活性污泥 1号(ASMI),2 物所降解,这部分基质与ASM2d中的缓慢降解有机 号(ASM2,ASM2d)、3号(ASM3)模型川,其中2号 物X,相当。Wentzel模型中聚磷菌的衰减与溶解性 模型包括生物除磷反应动力学,这些模型已成为国 可降解有机氮联系在一起,溶解性可降解有机氮组 际上研究活性污泥模型的主导。 分在ASM2d中没有直接体现,实际上在ASM2d中 ASM2是ASMI的延伸,包括生物除磷过程。 微生物衰减产生的缓慢降解颗粒COD(X,)中含氮, 从ASMI到ASM2最主要的变化是生物量具有细胞 通过X、水解氮被释放。其反应过程与ASM2d不 内部结构,其浓度不再简单地用瓜M来表述。ASMI 同: 中对所有颗粒性有一机物和活性污泥总浓度都基于 ①在氨氮浓度很低时硝酸盐可作为氮源供聚磷 COD描述,而ASM2包括了作为活性污泥一部分的 菌合成所需,因此模型增加了分别利用氨氮、硝酸盐 聚磷酸盐。聚磷酸盐是生物除磷过程模拟的重要变 作为氮源基于Xru*的好氧生长;②好氧生长与聚磷 量,但它并不表现为任何COD,模型还引进了总悬 的产生直接联系在一起,而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