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浙江历年高考作文分析 15年---文如其人 14年---门与路 13年---童心 12年---路边鼓掌的人 11年---我的时间(命题作文) 10年---角色转换之间 09年---绿叶对根的情谊 08年---“触摸都市”与“感受乡村” 目标略语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写新材料作文,第一关就是审题立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应成为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高三的始终。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15年浙江)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而金代元问好有《论诗绝句》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首先,文学方面的功底要深厚, 如果考生阅读不多,文学积淀不够,那么写出来的论据也不会丰满,就无法佐证观点。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而金代元问好有《论诗绝句》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考题要求考生自拟题目,选择其中一个观点阐述。一些考生表示,该题目主旨不是很明确,有些难以把握。 首先,文学方面的功底要深厚, 如果考生阅读不多,文学积淀不够,那么写出来的论据也不会丰满,就无法佐证观点。 其次, 出这个题的原因应该是针对当下“文如其人”背离的现象,中国传统文道系文如其人,当下的针对意义就是提倡“文如其人”,如果是一个理工科考生,如果对中国传统文道理解相对欠缺,就会有难度。 再者, 理论之后还得有一个反面的举例,考生要结合当前出题者原本的价值倾向性。 总而言之,为人与为文究竟是否完全相谐相和,这取决于艺术家有没有抱着一颗真诚之心,内心本真的完美表达,才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心口如一、言行相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文章和人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东坡的一首中秋词之后,“余词尽废”。悠悠岁月长河中,被传诵的并不仅仅是他的诗词的文学高度,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超越自我得失、心怀天下的对人世间所有的祝福,足以让东坡人性的光辉照耀古今,他的文章因为他的人品而一时千载,他的人品也因为他的文章而千载一时。 人生的道路,没有谁不经历高低坎坷,如果,当内心有对风雨的怯弱时,那么,何妨看看我们豁达的苏轼,看看他一生跌宕,还不忘调侃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呢?人生的成功,并不是获得了怎样的辉煌,而是自己的内心在困苦的磨砺中得到了突破。如果不是那一重接一重的磨难,一身棱角的苏轼,永远不会在人生最深的痛苦里去完成最彻底的自我剖析,也就永远不会有“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的觉醒,更不会有“回头,也无风雨也无晴”最旷达的人生领悟。 苏东坡用自己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历练,那些让自己如此在意的得失、成败、恩仇、荣辱,其实都不过是云烟,因为握不住,因为世事无常,更因为对心地而言,它们是迷雾,是尘埃。于是,他有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的释然。 这么一个一生沉浮的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才华去抱怨自己不平的遭遇,恰恰相反,在饱受沧桑之后,他明白并坦然地接受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现实,就算自己承受着多么大的悲痛,他也发出了内心最温暖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世间,哪里最好?东坡早就告诉过我们了:何似在人间。人间最好,哪怕它充满了迷茫、徘徊、苦闷、孤独、愁苦、困惑、失落甚至是绝望等种种的痛苦,依然还是人间最好,还是活着最好。风雨又能如何,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足以担当起人生所有的苦难,用一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信念,做自己人生的支撑,在疾风劲雨中,竹杖芒鞋荡荡而行,从那些人生的悲欢中去思索人生,借那些烦恼去突围自己的生命,活出人生的温暖与宽阔。 人生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苦涩与灿烂,它是积淀与成长,更是一种内心的升华,与对生命的信念,每个人都是内心有宽度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活出了生命向前的光明,和对人生最美好的希望,从而才铸就了一个朴素人生的人格。 2014浙江高考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丝网创作体会.docx
- 浅谈写字姿势要求.doc
- 浅谈创业指导 开净水器专卖店怎样选址.ppt
- 浅谈哈农练指法在钢琴练习中的重要性论文.doc
- 浅谈奥林匹克数学的解题策略 论文.doc
- 浅析公共艺术在风景园林作品中的作用.doc
- 浅谈少先队工作中的体验教育.doc
- 活出生命光彩创业成功学.ppt
- 浅谈当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doc
- 浅谈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doc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平台2013秋冬人力资源管理作业 1.doc
- 浙教版新七上科学4.3地球绕日运动第二课时.ppt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1-3)节复习.ppt
- 浙教版科学八下《电生磁》(第1课时).ppt
- 浙江港口信息化发展探讨.doc
-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第一单元 第四节 第三课时.ppt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3.7《地形与地形图》第一课时(共20张PPT).ppt
- 浙江省2014年海宁桐乡联合说课比赛课件(人民版必修3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海宁中学)(共22张ppt).ppt
- 浙江建院土钉墙作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