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绿建筑 - 桃园市大学校院产业环保技术服务团
桃園市大學校院產業環保技術服務團
第33 期環保簡訊
淺談建築結構設計與綠建築
陳煥煒
聯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台北市辛亥路二段 41號 12樓之 2
Tel:(02)2367-0375, E-mai:fecco@ms4.hinet.net
一、地球暖化的警訊
自從十八世紀中葉 工業革命之後 ,因為工業進步帶動了經濟的繁榮,雖然
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水準,但也同時加速了人口的 成長。由於地球資源有限而人
口成長速度太快, 人類為了持續追求經濟發展進而過度開發地球的天然資源 ,
為了取得耕地大規模的砍伐森林,為了取得能源大量的開採煤、石油及天然氣
等石化 燃料。這些過度開發的行為使得溫室氣體被大量排放到大氣之中,這些
氣體攫住了原本應散發到太空中的熱能 ,嚴重地影響了地球的氣候,致使原來
的溫室效應更加顯著 ,導致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 。科學家預測若不採取任何防
治措施到了西元 2100 年時,地表溫度將較目前再增加 1℃至3.5℃ ,同時 海平
面也 將再 上升15 至95 公分,此種溫室效應對於整個生態環境以及全球氣候,
勢必會有極 深遠的影響 ,如果再不控制及改善將使人類付出極大的代價 。
為了緩和氣溫上升的速率,必須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
的水平, 而溫室氣體中又 以二氧化碳所佔的比例最高,所以要解決溫室效應的
當務之急就是 必須控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使其不再繼續增加 。具體的做法
包括有 1.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同時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2.研究開發潔淨無污染
的能源,例如太陽能、風力 、水力、地熱、潮汐及氫燃料等,這些新能源的使
用,可以避免產生二氧化碳。 3. 阻止現有森林的破壞,同時有計畫的造林, 大
量培養植物,以發揮其淨化大氣的功能。
4-1
圖 1 溫室效應
圖 2 溫室效應對全球暖化的影響
4-2
二、建築碳足跡
碳足跡是指每個人、每個家庭或每家公司日常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 (一般以
二氧化碳的影響為單位) ,是用來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碳足跡可被定
義為一項勞動以及其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
量。石油、煤炭及木材等都是由碳元素所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二氧
化碳也就製造得多。
就 一般建築物而言,所謂建築碳足跡就是一棟建築物從規劃設計到廢棄拆
除的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對 於常見的鋼筋混凝土(RC)建築
物 ,如果使用年限以六十年來衡量,以工程實務來定義建築碳足跡的話,即是
指該建築物在六十年的 生命週期中,自 (1) 建材生產運輸、(2) 建築營造施工、
(3)日常使用、 (4)修繕更新 到(5)拆除廢棄等五個階段的活動過程中 ,所排放的二
氧化碳總量。
圖 3 建築生命週期五階段示意圖
評估 建築碳足跡之目的在於維持相同使用機能的前提下,藉由規劃設計、
營造施工 等手法來達到減碳的目的。評估碳足跡的方 法必須要操作簡易,同時
對於減碳技術須有正確且高敏感度的辨識功能,否則無法成為良好的減碳政
策。
4-3
圖 4 建築碳足跡評估示範案例
三、台灣的 零碳建築
既然 建築碳足跡是指一棟建築物從規劃設計到廢棄拆除整個 五階段生命週
期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那麼有沒有可能經由良好的規劃設計建造出
零碳建築呢? 根據英國綠建築協會(UKGBC )的定義,零碳建築可以分為以下
五種類型:
1.建築物 100%自給自足,所需能源由基地內再生能源提供
2.建築物連接公共電網,基地內所產再生能源足以完全抵銷從公共電網的取用
量
3.建築物連接在地再生能源供應系統(100%採用基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