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色办学永续经营
特色辦學永續經營
蕭佳純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少子化所產生的教育問題已逐漸浮現,學校校長及各級相關首長應先系統分析其形成原
因,以創新經營之策略,強化辦學績效,善用社會資源,塑造學校特色,協助社區發展,以
增加學校競爭優勢,吸引外來人口就讀,減低少子化的衝擊。而且,創新求變是21 世紀領導
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領導者須有不斷創新才不會被時代的潮流吞噬。
近年來,出生率低落的情形是許多國家開始面臨的問題,少子化現象已成為全球化的趨
勢。臺灣是全球先進國家爭「少子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對國家整體發展而言,少子化
是一個為題的起點,伴隨而來的經濟發展問題、教育問題、人口老化問題等等都會接踵而來。
但是,少子化現象對於臺灣教育的發展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筆者與多數人持不同的看法!
人口結構變遷對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挑戰是嚴峻的,但亦非全然是危機,誠如德國Rheinland -
Pfalz’s 主席Kurt Beck 所言:我們必須分析由人口快速變遷所產生之挑戰與機會,找出適當
行動步驟 ,以創造一個肯定與希望之未來。
雖然少子化現象延伸了若干問題,但若從不同層面來看,似乎也產生了一些契機。例如,
可能讓成人人口品質提升,尤其在教育與文化各種層面。因為,未來的成人即目前的兒童,
由於家庭子女人數少,父母更加重視教育,因此未來世代的平均人口素質應比前世代更高,
形成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再者,週休二日讓工時縮短、休閒時間增長,若未來一個家庭平
均只生一位子女,一個小孩由六個大人照顧的情形將隨處可見,育兒負擔減輕,付出時間成
本降低,成人自己可以應用時間則相對增加。這可能造成成人教育市場、休閒市場的擴大等
等 。
轉型與經營 學校未來挑戰
在眾多契機中「學校的轉型與經營」是未來學校首先必須面臨的挑戰。依據92 學年度教
育部調查資料統計,各縣市計有國民中小學廢校或併校100 餘所。近年來,裁併校情形雖已
趨緩,但因班級數減少,校園的閒置空間似乎越來越多。一般而言,針對閒置校區處理方式
大致歸為三類:
一、閒置空間再利用:約略有納入區域整體規劃、民間基金會租用、作為社區資源教室 、
成立地震教育博物館及公園等公視。
二、地上物拆除後,依土地產權分類,分別予以歸還原地主。
三、少數校區因所在區位具遭受自然災害潛在危險性,經鑑定宜予封閉,不再使用。以
下,就讓我們來談談如何妥善利用學校內的閒置空間來建立特色。
妥善開發閒置校舍及師資
因新生兒減半,出現產能閒置、人力過剩現象,例如,校舍與師資閒置的情形就是。所
以,學校可以普遍辦理課後輔導,讓上班婦女無後顧之憂,以消化目前中小學設備、人力過
剩的問題。小學也可利用公辦民營的方式附設幼園,為上班族及中低收入戶提供托嬰服務。
另外,各中小學閒置空間,可讓民間團體舉辦社區大學、在職教育及老人教育等活動,如此
善加整合教育資源,不但可以改善學校財務狀況,更可發揮整體教育效能。
原設於偏遠地區之學校校園空間,因居民遷移致使學生過少,將其併至本校或廢校,形
成閒置校園空間。如能將土地透過適當的規劃與經營 ,積極且充分有效地再利用,可以創造
或延續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的意義,不但對地球環保有所助益,並可增進政府資產利用之效
能。同時,此一空間再利用的作法亦可有效地撙節政府部門開發硬體設施的經費;如能充分
結合原有空間、地方產業及當地自然暨人文特色,發揮活絡空間效益,除可延續當地經濟及
文化命脈,更可開創社區嶄新面貌,甚至可發展出符合當地需求的特色課程。
推動特色七大困境
然而,在學校推動特色課程的過程中,常會碰到下列困境:
一、教師本身專業能力不足,未必具備地方產業課程化的能力;
二、資料蒐集不易,需專家協助;
三、授課時間不足,教師必須花費較多時間在類似課程的創發和活動推動;
四、排擠教師教學備課時間,影響班級教學的效能,耽誤其他課程;
五、缺乏教學資源查閱平台;
六、教師蒐集資料費時;戶外教學活動易受天候影響;
七、教師在推展特色學校課程方案時,課程方案執行與教師專長結構息息相關,因此教
材組織、設計、實施等都必須教師親自執行,對部分教師在課程統整知能不足,又缺乏與他 ,
協同合作的工作者而言,將很難達成課程目標。
所以,校長首要可充分授與教師工作自主性,以及充實個人知識累積的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