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荧光血管造影及病理组织学基础
and
276 Chin——JO——phth—a—lmolOtorhinolaryngol,September
·专家笔谈·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荧光血管造影
及病理组织学基础
蔡松年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horoidal
Malignant
Melanoma-CMM)的诊断是眼科临床上非常困难,但又们有如下的临床病理特点;即梭形细胞型CMM的生长
很重要的课题之一。单凭眼底检查,临床诊断常易误 速度相对较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有易于向(脉络
诊或漏诊,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摘除了不该摘除的眼 膜)平面方向扩展的倾向。断面常呈薄饼状或晶体状。
球、或该摘除而未摘除而导致全身转移而死亡。眼底 瘤体前视网膜破坏较慢,常有囊样变性、新生血管、结
Fluorescien 缔组织膜形成等病理变化,瘤体旁色素上皮有变性或
荧光血管造影图像(Fundus Angiography.
脱色素。与此相反,混合型CMM生长速度相对较快,
FFA)有很大帮助,但不同病型、病期、CMM的病理变化
不同,FFA所见千差万别,令人困惑。究乒因,主要是 恶性程度相对较高,有易向玻璃体内扩展的倾向。断
不了解它们内在的病理组织学背景所致。为此我们曾 面常呈球状或蕈状。视网膜破坏较早,瘤体前视网膜
有坏死、脱落、瘤体裸露等现象,瘤体周边视网膜下常
进行过本文的工作。从1981年9月到1985年12月的
4年3个月期间内,我院共收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有一环带状积液(浅脱区)。
20例,取其中摘除眼球前、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又 2、CMM的FFA所见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
种多样性”也可以说是它区别于其它眼底肿瘤的特点。
做过病理切片检查的10例(10眼),边读FFA所见的
特征,边对照相应的病理切片所见,逐一分析,力求理
解每一FFA所见的病理学基础,探索它的规律,以便 种;即墨黑低荧、环带状高荧、薄纱状高荧、早期低荧、
达到提高诊断率的目的。眼底FFA检查用TopconwT3 芽枝状高荧、团块状高荧、双套血管高荧、斑驳(灰暗)
型眼底照相机及保定产27Din黑白胶卷拍摄。眼球 高低荧、花边样高荧、泼水状高荧和针尖状高荧。病理
病理切片标本由我院眼科病理室按常规方法制成火棉 学背景及出现部位、频度和类型见表1。(附2例典型
胶切片,进行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CMM病例切片及FFA图①~图⑥)
一、一般情况:10例CMM中,男4例,女6例;年龄 由表1可以看到,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FFA图
像可说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本文至少识别了11种
1~65岁,平均38.8岁;眼别:左右各半。发病时间:从
发现到初诊为半个月到1年,平均2.5个月。 不同形态特征的FFA图像,及其病理组织学背景,并
二、临床检查:初诊视力:多数已较差,从光感到 有一定的规律性。
0.2不等(0.05以上者仅3例)。眼底:10例CMM的部(1)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以梭形细胞型为多见,10
位多半见于眼底后极部;形状:隆起扁平,如薄饼状2 例中占7例,其余3例为混合型。瘤体“早期低荧”,每
例、丘状2例、明显隆起,呈半球状或球状者5例、蕈状 例中都可见,而且应该从早期持续晚期,是诊断脉络膜
1例;色泽;墨黑2例、青灰4例、棕黑、灰白、桔黄各1恶性黑色素瘤重要的FFA特征所见。
例。 (2)墨黑低荧、环带状高荧也有特征性,但主要见
三、病理诊断:梭形细胞型7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