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港股大势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港股大势分析

2017 年7 月17 日 (星期一) 17:30 出刊 总第 123 期 2017 年第25 期 客服热线:4006008008 /95532 核心提示:年初至今经沪深港通南下净流入资金累计超过 1500 亿人民币,相当于平均每个交易日净流入 约 17 亿人民币资金,持续买进权重股支持恒指表现。6 月因为A 股被纳入MSCI 指数令投资者转移至沪深股 市导致净流入额减少,当时港股出现近1 个月的整固,7 月上旬日均南下净流入金额逾26 億人民幣為今年最 高的月份,推动指数向上突破。本周我们推荐申洲国际(2313.HK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港股大势分析 南下资金持续流入,内银带领港股上扬 年初至今经沪深港通南下净流入资金累计超过1500 亿人民币,相当于平均每个交易日净 流入约17亿人民币资金,持续买进权重股支持恒指表现。从每月日均南下净流入金额所见,7 月上旬日均南下净流入金额逾26 億人民幣,為今年最高的月份,推动指数向上突破。相反,6 月为全年日均净流入金额最少的月份,因为A 股被纳入MSCI 指数令投资者转移至沪深股市、 加上半年结令内地资金趋紧、利率上升,导致净流入额减少。当时港股出现近 1 个月的整固, 股份下跌数目比例高企、恒指走势疲弱,令市场普遍预期指数会出现较深的调整,結果卻由南 下資金推動上升。 恒指上半年的表现较国指为佳,两者差距主要是由于成份股结构不同,由第二季开始腾讯 (700)及吉利(175)等今年表现优秀的股份开始上升,令恒指及国指的差距扩阔。另一方面,今 年股价表现最差的石油、券商股等都主要是国指成份股,拖累国指整体表现。另一个重要原因 是,国指的金融股比重较恒指高,而金融股今年表现较平淡。金融股占恒指比重近半达48.5%, 侧重金融股而缺乏科技股令恒指过去一两年表现较美股逊色。可是,国指占比更大,内银、内 险及券商股权重合共达72%。加上今年表现疲弱的石油股中石油(857)及中石化(386),金融及 能源合计占国指逾80%。这解释为何国指今年升幅不及恒指的原因。由於国指成份股中有9 只 内银股合共权重逾4 成,相信这或令国指于此轮升浪跑赢恒指,收窄两者今年的差距。 7 月開始的升浪由内银股帶領。内银股股价数值较低,以四大银行为例,股价普遍介乎3 至6 港元,因此每一价格变动对恒指影响较大。成份股中影响力最大为第4 大权重股建行,其 每一价格变动会令恒指上升或下跌 3.4 点。第二及第三位为中行(3988)及工行(1398),它们每 一价格变动分别影响指数2.5 点及2.3 点。相比之下,虽然汇控(5)及腾讯(700)为恒指最大权 重股,但由于价格基数较高,所以每一价格变动对恒指的影响反而较内银低,分别为1.89 及 1.90 点,指數對內銀股的股價波動更敏感,而且相信升浪能持續的機會較大。 中远海控(1919)公布连同上港集团以每股$78.67 现金收购东方海外(316) 68.7%股份,由 于中远海控计划收购逾30%股权,按照规例要向东方海外所有股东提出全面要约,即以同一价 第 1 页 共 3 页 格收购他们手上的股份。消息公佈後东方海外大升,但股價一直徘徊於$72 水平,比全购价低 8.5%。 这表示只要收购最终能顺利完成,投资者以现价买入东方海外仍得到8.5%回报。而且, 双方就此收购达成不可撤回承诺,假若中远海控方面终止需要给东方海外支付2.53 亿美元 (19.6亿港元)的反向终止费,这似乎反映中远海控一方倾向及有信心能完成交易。可是差价 确实存在,相信主要原因是,此收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包括通过中国的《反 垄断法》审查;得到中国发改委、国资委及外管局的批准;通过欧盟的反垄断审查;过过美国 的反垄断审查。由于收购规模庞大及复杂,所以最后完成日期定于2018 年6 月30 日,这表示 即使收购能顺利推进,最长可以于一年后才完成,因此差价仍存在未有实时收窄。 除東方海外之外,最近共有3 間持有大量資產的上市公司釋放其物業價值:先是於新加坡 上市的文華東方計劃出售位於銅鑼灣的怡東酒店;其次是冠君產業信託(2778)打算出售旺角朗 豪坊辦公大樓;最後是太和(718)主席蔡華波增持大酒店(45)逾10%股權成為主要股東。它們 的共通點是,3 間公司的股價都較其持有的淨資產存在大幅折讓。文華東方市值不足200 億港 元,但市場對怡東酒店估值已超過270 億港元,僅此酒店已高於股份市值。冠君產業信託市值 約310 億港元,去年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