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亚与中国大西南战略关联
东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战略关联
2014-12-26 02:35:00 HYPERLINK 环球时报 张文木
我们研究历史会发现,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屏护,以及 HYPERLINK /china \o 中国 \t _blank 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地中所处居高临下的地势,历史上真正能对中国大西南安全产生重大压力的方向,较少来自南方 HYPERLINK /india \o 印度 \t _blank 印度洋,而更多来自东北亚。
隋炀帝杨广较早直觉东北亚的关键性
对东北亚问题有较早直觉的是隋朝皇帝杨广。隋炀帝杨广在中国历史上是对中华民族有大贡献的人物,在他即位之前中国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和战乱,与秦始皇及其业绩出现的历史背景相仿。有了这样几乎持续了三个半世纪(公元220~581年)的动荡经历,他们那一代人对国家统一就有了强烈的共识。杨广在位期间为中国统一和安全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修了贯通北南的大运河,想一举贯通中国大江南北——这件事算是做成了。如果没有这条大运河,明朝不可能把国都定在北京。第二,他意识到未来中国边陲的安全威胁将来自东北亚。于是他三次出兵 HYPERLINK /north_korea \o 朝鲜 \t _blank 朝鲜半岛,想一举而定万世太平——这件事却办砸了。
这招致后世文人的非议,他们讽刺隋炀帝好大喜功。但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后来历代的颠覆性力量——比如导致大明、大清乃至民国覆亡的冲击力量不都是出于东北或东北亚吗?唐太宗也曾认为炀帝好大喜功,可他执政后同样认识到东北亚的危险性,并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出兵东征高句丽。
毛泽东:“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1949年初,从西柏坡准备进京的毛泽东风趣地将此行比喻为“进京赶考”,在回答周恩来“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的话时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明乎此,再重温毛泽东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句话,意义就深刻了。
毛泽东说的不仅是李自成政权甫立即腐的教训,更是说他没有守住山海关的教训。面对吴三桂的变节,李自成并没有做认真准备,仅带了五万兵过去了,不及半月便全线崩溃,退出北京,次年(1645年)即被杀于湖北通城九宫山。明朝及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失败及后来 HYPERLINK /japan \o 日本 \t _blank 日本又从东北入侵中国的历史教训说明,东北亚对中国安全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
东北破,北京就得迁都,随之而来的后果不是政权易手就是国家分裂。若此,大西南就成了中国抵抗力量绝地反攻的唯一地方。东北一带一马平川,势逼中原,且距离北京太近。1644年李自成刚入北京,清兵就过来了;1949年年底我们刚踏入北平,1950年下旬 HYPERLINK /america \o 美国 \t _blank 美国就来了。可以设想,当时李自成如不死,他接下来的目的地最有可能就是大西南的滇缅一带。还可以设想,如果当时认为美国来了仅仅是为了朝鲜,与我们无关,那李自成的悲剧很快就会来到眼前。故此,毛泽东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反过来想,如果没有朝鲜战场的胜利,同期西南剿匪及后来西藏解放的难度将会大幅提高。
“关外问题”在中国地缘政治中极端重要
从隋朝至明朝再到民国,颠覆国家的力量一直都是沿着这条线越推越大的。1937年3月,毛泽东在《祭黄帝陵文》中说:“琉台不守,三韩为墟。”笔者理解这是说琉球、台湾和朝鲜半岛齿唇依存的关系;但1895年日本在“甲午海战”后窃取中国台湾、1910年全面占领朝鲜、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诸事件所展示的连贯逻辑同样表明:“三韩”不保,中原为墟。
朝鲜半岛是中国——当然也是俄国——东方安全的重要屏障:此门洞开,且不论由此可能造成的中国东北动乱及其对中国工农业经济的影响,仅从地缘政治上及近现代历史经验看,更会直接威胁中国京畿重地,并对中国的整体稳定造成重大冲击。只有朝鲜半岛稳住了,我们的大东北方可无忧,反之,东北亚的任何动荡都会很快传导到北京中枢,北京动则全局动,全局动则西南重。
所以毛泽东当时特别看重明成祖把国都立在北京的经验,这是因为他特别重视“关外问题”:关外问题即全国问题,全国问题很快便会转化为西南问题。明乎此,我们理解了毛泽东20世纪40年代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50年代初“抗美援朝”及60年代强调“三线建设”举措,乃至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之间的战略关联。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北京出了问题,只要有攀枝花就解决问题了。”
毛泽东早就看到“关外问题”在中国地缘政治中的极端重要性,并予以高度重视。1945年5月日本战败前夕,毛泽东在关于政治报告讨论的结论时明确指出:“东北四省极重要,有可能在我们的领导下。有了四省,我们即有了胜利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山猪故事.doc
- [创业]创业“方太” 从摆地摊到家族财产5亿大亨.doc
- [历史随笔]历史上奇趣帝王.doc
- [转]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九大定律.doc
- ——《失街亭》教学探究与反思.doc
- “一介”书生家国情怀.doc
- _霉菌与酵母计数.doc
- XX公司各区域卫生要求和标准.doc
- “三”字头成语.doc
- “三字经”里故事.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