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猪水肿病诊断和综合措施
浅谈猪水肿病的诊断与综合措施
系部:畜牧系 专业:高牧医042 指导老师:陈明 作者:傅金萍
本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发生于断奶不久的仔猪,尤以体况健壮的仔猪最易发病。育肥猪和10日龄以下仔猪很少见。常呈地方性流行。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致使本病发尘的主要诱因是饲料及饲喂方式的改变,此外,环境变化、气候突变、长途运输、断奶前后突然换料、硒和VE的缺乏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大量饲喂高蛋白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可加剧本病的发生。
1.发病原因
1.1病原体
猪水肿病是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这些大肠杆菌在某些适宜的条件下,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释放也生物活性——水肿病毒素,这些毒素被吸收后损伤小动脉和小动脉壁使小血管通透性增强而引起水肿病c
1.2其它原因
(1)早期断奶
规模化养猪中不断扩大和普及早期断奶技术,山于某些猪场仔猪断奶饲养管理技术欠缺,致使该病的发病率渐渐提高。
(2)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
由于养殖户为了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仔猪断奶后大剧量的使用高蛋白、碳水化合物的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饲料中的高蛋白质和糖类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的繁殖并不断的释放出生物活性从而引起肿病的发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水肿病首先发生在—窝仔猪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好,因为它们采食量大,摄入的高蛋白,碳水化合物更多,所以肠内的溶血性大肠杆菌繁殖生长更快的缘故。
(3)应激因素的影响
仔猪的断奶往往也会带来一些应激的因素,如寒冷的刺激,环境的改变,疫苗的注射饲料的更换等应激因素,都会使仔猪产生强烈的反应,从而使仔猪的免疫系统的功能退化,而导猪水肿病的发生。
2.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3周的仔猪,一般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3.致病机理
(1)细菌粘附小肠仔猪感染水肿病后,大肠杆菌会粘附于肠粘膜繁殖生长。
(2)水肿病毒素的产生:大肠杆菌所产尘的毒素被吸收后。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引起血管内膜组织的损伤,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引起水肿,水肿病还可引起典型的中枢神经症状。
4.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发病初期体温39℃一40℃,眼睑肿胀,皮肤发红,眼结膜高度充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
病情发展后完全停食,独自伏卧一角,呈睡状:背稍拱,有的全身振颤,鼻镜干燥。病猪走路摇摆,肌肉紧张。脉搏每分钟60次以上,呼吸每分钟20次~30次。
发病后期,病猪头部、颊部、眼盼等处皮肤肿胀,呼吸困难,嘴触地,前肢跪地,后肢站立,或不能站立,四肢伸直,体表各部感觉钝弱;扬头张嘴吸气,低头呼气,口流粘液:有的横卧,四肢划动,即处于频死期
5.病理变化
病猪的眼睑和眼结膜水肿、湿润,呈紫红色,血管明显;头盖部皮下、鄂部、股前和鼠蹊皮下高度水肿,积留清亮五色胶胨样液体:体表淋巴结切面多汁水肿、充血,淋巴结周围也集留水肿液;胸腹腔和心包有少量积液,其中混有纤维素丝;胃大弯部水肿,并常扩展到食道和胃底:水肿部分切面流出黄色渗出液,或呈胶胨样,流于粘膜下到肌层之间;结肠和盲肠浆膜与粘膜下高度水肿,厚度显著增加,粘膜皱壁消失;小肠粘膜下轻度水肿,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常附着有红色粘液;结肠间膜有多量透明水肿液;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肾周围水肿,肾、肝充血水肿,肺充血水肿;有时心外膜、心肌有严重出血,出血也常见于淋巴结、鼻喉、气管等部位。
6.诊断
6.1根据发病日龄及特殊水肿病状及剖检水肿变化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采取前段小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学检查。
6.2细菌学检查从肠内容物和肠系膜淋巴结分离溶血性大肠杆菌,并进行
血清学鉴定。
7.防治
7.1对发病猪群,采取隔离治疗,未发病的健康猪实行预防投药。呋喃哗酮每头按0.25g计算,与饲料混喂,1天1次,效果很好。凡未发病的仔猪都起到预防效果。
7.2对30头母猪同窝360头仔猪采用母猪内服中药,即白药、白术、山药、泽泻各50 g,碾末拌料喂;仔猪补料时加喂呋喃唑酮片, 自预防投药后,仔猪从喂奶到出窝后跟踪调查,未见发生本病。
7.3注意饲养管理条件的突然改变。特别是从普通饲料突然改变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饲料;管理方式要注意圈养的仔猪出窝后不能突然散养,因运动加强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平时多喂一些青绿饲料,增加营养物质。
7.4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断奶前要逐渐补料,不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防止饲料单一化,同时适当添喂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
7.5仔猪开食后,在饲料内加喂1%土霉素粉或痢特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