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精神是管道的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彦夫同志个人先进事迹 ——做“八三”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管道人传承着八三的信念,一路荆棘一路辉煌走到了今天。1971年12月,刚投产不久,王彦夫同志随父辈从一个偏僻的山村来到了现在的长春输油分公司新庙泵站,耳闻目睹了“八三”建设和建站初期管道人的艰辛。当时住的是低矮的平房和地隐子,没有取暖设备,地隐子里靠烧炉子,平房靠火墙取暖,一张大板铺住十多个人,一个人动整个板铺就咯吱咯吱响不停;吃的是大饼子、窝窝头、每周改善一次伙食可以吃到馒头或者大米饭,冬天没有新鲜蔬菜,就是酸菜、土豆、白菜当时叫“老三样”。工作条件和现在比有天壤之别,当时没有值班室,泵工就在泵房、炉工就在加热炉的燃烧器旁,一张木桌几个板凳就是他们当时写记录和休息的设施。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用“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保证了安全输油生产。 王彦夫同志自1974年12月正式成为一名管道工人,从参加工作至长沙上线之前,始终在检修岗位做输油设备检修工作,先后参加组织了长春输油分公司新庙泵站的一期、二期、三期输油设备更新改造工作,不分寒暑、不分昼夜同全体员工一道为输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他的任务是维修好站里的每一台输油设备,他的责任就是保证每一台输油设备正常运转。在输油泵站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了精心保养,精心维修,刻苦专研,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巡检工作中,从没少走一步,从没放过一个疑点,也从没因为他的过失而发生任何事故。更因为多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受到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那些年新庙输油站一直处在“输油设备更新改造”工作中,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都是边运行边更新改造,老的设备需要检修,新设备需要安装调试,造成工作交差,进一步增大了任务量。他同全班员工一道,吃住在站里,有时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经常连饭都不能按时吃,其工作艰辛可见一斑。当看到班组成员一脸汗水,一身疲惫的样子,他心里不是滋味,多想让大家好好的休息休息,可是繁忙的工作、紧张的工期又不允许这么做。每当这时他就要抢着多干些。因为他知道,他是班长,他的情绪随时随地在影响着大家,只有他挺得住,全班才能站得直,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在新庙输油站6台KS3000输油泵更换时,时间紧,任务重,边运行边施工,完成一台,投产一台,而且受现场空间条件的限制,不能用吊车等吊运设备。五吨多重的泵要从两米宽的泵房内管沟上跨过去,才能在基础台上就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工程指挥部领导,站领导和全班员工齐心协力想对策,最后决定用六米长250mm×100mm工字钢,上面加上一层道木铺道,跨过管沟。安全问题解决了,可是劳动强度确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搬运过程中他们只能靠滚杠和手动葫芦,用人拉肩扛的传统搬运办法。肩膀压肿了,手磨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血泡,工作服磨破了。几天后他们的肩膀肿的像馒头一样,别说是扛道木,就是碰一碰都钻心的痛。可是,看着那一台台等待安装运行的大泵,看着他的伙伴们,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安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在繁忙的工作中,同志们劝他:班长:你年龄大,少干点我们都没有什么想法,他笑着说:“大家和我一样累,谁累了就先休息一会”,他没有停,大家也没有停。大家的劲头更足了,力量更大了,前进的速度更快了。现在想起来,无论自动化发展到什么程度,科学如何的进步,“大庆精神”、“八三”传统永远不能丢。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他们就是凭着“八三”传统和大庆精神的鼓舞,凭着一股子激情和韧劲,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按照设计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六台输油泵全部一次试车成功,顺利投入运行。 2000年新庙输油站进行工艺流程简化改造工程,王彦夫同志所在的班组承担16台液动阀改电动阀的施工任务。此任务必须在停输的24小时内完成,否则将影响全线恢复输油。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班组组成18人的突击队,在他带领下开始了抢换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最累的活就是抡大锤、卸阀门中开螺栓、换阀杆(由于输油泵进出口阀门都在地沟里,别的扳手用不上)。他抢先拿起大锤跳下地沟,一干就是几十分钟,大汗淋漓,满手血泡,所有在场的会战领导和员工都备受感动。经过他们14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任务。为工艺流程改造动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受到动火指挥部领导和在场的公司领导的好评和嘉奖。 30多年来,为做好本职工作他不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是他的有一个优秀品质。 在新庙输油站老系统方箱式加热炉内盘管拆除时,他自行设计制作了手用钢锯,利用在管线上拉斜口的办法,不用动火就解决了盘管拆除问题,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功效。 1997年他自行设计制作的三角架打桩锤不但在管道铺设阳极床上起到了作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