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雁北一首民谣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雁北一首民谣看

从雁北的一首民谣看“龙凤之乡”应州 马 良 过去,在雁同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应州的龙凤朔州的将,云州自古打大仗,小小寰州地临边,大打小打头一棒”。(引自《雁北志集注》) 在辽宋时期,在雁门关以北,一共设置了4个州,即云州(今大同市),应州(今应县、辖金城、浑源、山阴三县)、寰州(今马邑村,辖自平鲁右玉一带)、朔州(今朔城区)。这首民谣就高度概括了这四个州的特点。让我们从这首民谣来看其中深刻的内涵吧。 先说应州的龙凤。应州古称“龙凤之乡”,这是因为在这一隅之地,历史上竟出了10多位皇帝和4、5位皇后,小小一州尽有这么多的皇帝皇后。称之为“龙凤之乡”自然是当之无愧了。让我们先盘点一下这个州历史上的皇帝。 第一位首推李克用,此人生前虽然没有登基作皇帝,但死后却被追封为太祖武皇帝。而且应州这么多皇帝称霸中原,基础就是这位能征惯战的独眼龙将军、沙陀军的首领给打下的。他身处唐末乱世。崛起代北,率领一枝 所向披靡的“鸦儿军“,灭黄巢、抗契丹,与朱梁对峙,在临死前创下了一部丰厚的基业,实在是我们应县历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一位人物。 第二位皇帝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他少年英才,受命于危难之际,三垂岗一战,英名大震,当代的毛泽东曾称赞他“生子当如李亚之”。经过15年的争战,终于夺取了天下,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只是当皇帝后无所作为,受到了历史的垢病。 第三位皇帝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是唐末能征善战的名将,在沙陀军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战功卓著。他为人老实,本来没有打算称帝,是被历史推上了帝位。当皇帝后却能勤政爱民,获得了历史上的好名声:“小康皇帝”。 第四位是李嗣源的儿子李从厚,这是个十分短命的皇帝,当皇帝时,年仅19岁,而且处于深宫,养尊处优啥也不懂,当皇帝没半年便被赶下了台,而且身首异处,下场可悲。 第五位皇帝是石敬瑭,他的名声很不好,是有名的割地卖国的儿皇帝,长期以来,我们不想要他,因而新修县志里也没有给他留点位置,只是最近应县好多人说,好孬也是应县走出去的皇帝,还是收罗进来吧。这才把他的户口迁进来,算上一个。 第六位是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他的下场也很悲惨,最后当了契丹的俘虏,被送到了建州(今辽宁),辽朝的述律皇太后仁慈,没有杀他,而是给了他一块地,让他当了自食其力的农民,最后老死在封地。 第七位是后汉高祖刘知远,这个人史学界有点争议,因为新旧《五代史》上都说他是晋阳人。为此,我还和别人争论过。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也是沙陀人,是沙陀人就是从我们应县走出去的。况且,多部《应州志》都说他是应州人,而且具体到他年青时还在西辉耀村种过瓜,到明代,他种瓜的遗址尚在。况且,史书记录也不尽可信,如《五代史》、《宋史》作传的药彦稠、药元福,也说是晋阳人,但现在本人的墓碑出土了,墓志铭说是应州金城人,到底信谁,不是很明白的吗?刘知远当皇帝也时间不长,仅二年。他死后,儿子刘承祐又当了三年,是为汉隐帝,他算是应县历史上第八位皇帝。 刘知远在开封当皇帝时,让弟弟刘崇留守太原。公元951年,郭威灭汉,建立起后周王朝。为了报复,把刘知远在开封的族人全部诛杀。其中包括刘崇的儿子刘赟。为此,刘崇据太原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北汉。北汉的地盘很小,只有12州的地方(今山西中部地区)但延续的时间较长。从951年刘崇称帝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被宋灭掉,共29年,经历了刘崇、刘承钧、刘继元、刘继恩四帝。这四个小皇帝,只有刘崇(又名刘旻),刘承钧父子姓刘,和刘知远一脉,可以算是应州人。其余刘继恩,本姓薜,是刘承钧的养子,刘继元本姓何,也是刘承钧的养子,不明籍贯,这样算起来,应州籍的皇帝只有10位。 应县历史上的皇后虽然没有皇帝那么多,但也不算少。目前史料掌握,至少有这么几位: 一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李皇后,她是李嗣源的大女儿,李嗣源当皇帝后,封她为永宁公主。石敬瑭是李嗣源的爱将,早在李嗣源作忻州刺史时,即把女儿嫁给了他。石敬瑭夺取帝位后,立她为皇后。这位李皇后的命不好,当了契丹的俘虏,受尽折磨,死在辽州。 二是宋仁宗的郭皇后,她是太师郭崇的孙女。虽贵为皇后,但命如黄连。最后不仅被废黜,而且被毒死。 三是辽兴宗的萧皇后,《契丹国志》载其为应州人。而且说应县木塔的建造与她有关。因为她与丈夫辽兴宗非常信佛,“日饭僧三万人”,“僧有正拜三公三师者”。她死后的墓志铭也说她一生“创宝塔而建精兰百千处”。这个女人命好,不仅当皇后,而且当了很长时间的皇太后,直到大康二年去世,享年71岁。 四是后唐末年李从珂的刘皇后,《旧五代史》称其为应州人。《新五代史》说她是应州浑源人。她只当了三年皇太后,便与丈夫李从珂自焚而死。 还有几位从疑者,其一是李嗣源的结发夫人曹氏,史书上没有说她是哪里人,但有人考证其为应州人。並说其出生地的人很以为荣耀,故命其村名为曹娘娘村,今称曹娘村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