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方夏大豆极早熟品种中豆33与中豆34选育.doc

南方夏大豆极早熟品种中豆33与中豆34选育.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夏大豆极早熟品种中豆33与中豆34选育

南方夏大豆极早熟品种中豆33和中豆34的选育 中晚熟类型夏大豆品种在生长后期经常遇到干旱,产量低而不稳,这是南方夏大豆生产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南方地区耕作制度的变化,过去,以中晚熟夏大豆品种配套小麦为主要的耕作栽培方式逐渐减少,早熟大豆配套油菜、小麦等模式的面积逐渐增加。因缺乏适合油菜茬口的早熟夏大豆品种,目前,生产上多以春大豆品种代替夏大豆品种利用,但春大豆品种在夏播条件下,因生态环境改变,植株营养体生长量小,产量偏低。为此,我所以高产、早熟、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利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进行杂交,经多轮改良,育成了适于湖北省夏播种植的极早熟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中豆33和中豆34。,这两个品种于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和示范,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为选育极早熟夏大豆品种,在亲本选配时,注意选用熟期早的春大豆品种作亲本,并进行多轮改良。中豆33是以生育期适宜,单株荚多,鼓粒性状好,籽粒外观优的夏大豆新品系油92-570为母本,以品质优,抗倒伏性好的春大豆品种鄂豆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而中豆34是以油92-570为母本,以外观品质优、产量高的夏大豆品系油88-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这两个品种的亲本之一油92-570,就是利用早熟品种,经过多轮改良获得的早熟中间材料。后代选择时,除了注意熟期,也注重选择植株营养生长量大的后代。 这两个品种生育期表现极早熟,在湖北省夏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中豆33全生育期平均为103天,分别比对照品种中豆8号和中豆24早熟14天和13天;中豆34全生育期平均为99天,比对照品种分别早熟17天和18天。中豆8号和中豆24的育成,使南方夏大豆收获期由10中旬提早至9月底到10月初,中豆33和中豆34的育成,又使南方夏大豆的收获期提早约半个月,其早熟性在南方夏大豆种质资源中极少见,这两个品种除了能有效避开秋旱,其茬口还有利于油菜直播或作油菜苗床利用。高产,在2001年油料所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中,中豆33亩产为152.7kg,比早熟对照品种中豆24增产44.7%,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中豆34亩产为155.2kg,比早熟对照品种中豆24增产47.1%,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中豆33平均亩产148.0kg,比中豆8号增产8.6%,中豆34平均亩产154.6kg,比中豆8号增产13.4%,比中豆24增产5.0%。品质优,中豆33脂肪含量为18.72%,蛋白质含量为46.24%,中豆34脂肪含量为17.90%,蛋白质含量为45.88%,均属高蛋白品种。这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与春大豆表现差异较大,主要是与其春大豆型亲本在夏播时生长矮小不同,这两个品种植株均较高大,个体发育较好,营养生长量大,与中豆8号相似。两个极早熟夏大豆品种的育成,说明在获得早熟性的同时,能够保持一定的产量水平,也能保持南方夏大豆品种高蛋白的特征。 关键词: 南方夏大豆 早熟育种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