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藻培养条件的优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轮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轮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届 别 2008届 系 别 生物系 专 业 生物科学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 年 五 月 轮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学生 指导教师 张猛 摘 要 轮藻是一种广泛分布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但其人工培养鲜见报道。本实验在M-11培养基的基础上,调整N/P为16:1、40:1和80:1Fe2+离子浓度为0.3mol/L、0.6mol/L和0.8mol/L等不同梯度来培养轮藻,通过称重法来研究适合轮藻人工培养的培养条件。结果显示:轮藻培养的最适N/P为40:1,最适Fe2+离子浓度为0.3mol/L。进而得出一种轮藻培养的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NaNO3 250mg/LKH2PO4 10mg/L,MgCl2·7H2O 29mg/L,CaCl2·5H2O 40mg/L,Na2CO3 20mg/L,EDTA-NaFe 2.25mg/L,Na2EDTA·2H2O 1mg/L。 Fe2+浓度; 培养 前言 轮藻,别名水茴香,是一种大型沉水藻类植物[1]。轮藻门仅一纲一目,轮藻纲(Charophyceae),轮藻目(Charales)。常见者为轮藻属和丽藻属。植物体具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茎有节和节间之分,在节上轮生有相当于叶的小枝,有些种类体外被有钙质或胶质。细胞内具有小形盘状或椭圆形色素体;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和b,以及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无蛋白核;同化产物为淀粉,单核。在成熟的细胞中具有大的中央空泡。 轮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产于北温带,共约180种。中国已知有27种,其中9种为特有种。多生于钙质丰富、有机质较少、呈微碱性的淡水或半咸水中,特别是在透明度大,少浮叶植物生长的浅水湖、池塘、沼泽中,常大量生长。 国外关于轮藻的研究,过去多集中在其形态、生理、细胞学以及多样性等方面,而对轮藻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少,仅Zeneveld,Groves和Pal等人在他们的论著中提到过[2~4],而近几年来的研究还涉及到了环保、农业、医药业等方面的应用。 Caballero于1919年首次报道了在有轮藻生长的水域中没有蚊幼出现的现象[2],而且这一现象也得到了大部分藻类学者的认同。同时,Russell和Balsas的研究显示蚊幼的生境与轮藻的生境几乎是惊人的相似。这就意味着轮藻对蚊幼可能存在驱避和杀灭作用。而Cabllero、Stroede和Buhot等认为轮藻可以产生某种对蚊幼有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被轮藻释放到其生活的水域中,从而使其生活的水域中没有蚊幼的存在[2]。但Blow和Pal等却认为轮藻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之所以其生活的水域中没有蚊幼是由于一些其它的因素,Pal更给出了明确的原因,他认为是轮藻周围生活着一种以蚊幼为食的龙蝇的幼虫,出于对这种掠食者的驱避,所以雌蚊不在有轮藻生活的水域产卵[ 4 ] 。然而根据Gonzalves和Vaidya在1963年的实验显示,和轮藻共同培养的蚊幼会死亡,但死亡的蚊幼尸体完整,并非被其它掠食动物所杀死[5]。表明轮藻中含有可对蚊幼产生较强的致死作用的物质。 Thienemann记述了在巴厘岛Kedisan的Batoer湖边,周围的居民将湖中大量的轮藻堆积在岸边,待其腐烂后便作为肥料施到地里。在欧洲很多地方也将轮藻作为肥料,Prosper和Wasmund对此都进行过报道。此外,Prosper还提到轮藻的特殊气味可以驱散一些根际害虫和啮齿动物,防治其对作物根际的破坏[3]。也就是说轮藻不仅可以作为肥料而且还有一定的农药功效,非常符合现今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 根据Prosper的记载,西班牙的穷人用在河岸边堆积的“硝石”进行泥浴来祛除疾病,而这些所谓的“硝石”就是从周围池塘中捞起晒干后呈白色的轮藻。无独有偶,Wasmund也记载了在德国的药店中出售轮藻,人们买来用于预防一些疾病。 中国也是轮藻的主要产地之一,但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晚, 虽在20世纪的80年代一些单位在轮藻生理、细胞学、多样性以及现生与化石轮藻研究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如四川大学的兰利琼等人研究了轮藻科(Characeae)三个属的无丝分裂,她们选取了轮藻科3个属的轮藻植物:丽藻属的乳突丽藻(Nitella papillata)、拟丽藻属的钝节拟丽藻(Nitellopsis obtusa)和轮藻属的弧枝轮藻 (Chara connivens)进行细胞核无丝分裂的观察。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藻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长部位的藻体细胞其分裂方式均为无丝分裂,未发现有丝分裂。在细胞核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不发生浓缩,核膜不解体,核的分裂部位不固定,产生的子核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同种藻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