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粒二象性2002
U=150V 时,? =0.1nm 经爱因斯坦的推荐,物质波理论受到了关注。 在论文答辩会上,佩林问: “这种波怎样用实验耒证实呢?” 德布罗意答道: “用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可以做到。” 电子的波长: 设加速电压为U (单位为伏特) — X 射线波段 (电子v c) 二、电子衍射实验 戴维孙(Davisson)革末(Germer)实验(1927) 当满足2dsin? = n? ,n= 1,2,3,…时,应观察到电流 I 为极大。 G Ni 片 (单晶) 抽真空 U I C C C I 当 ,2C, 3C…时, 实验观察到 I 为极大! G.P.汤姆孙(G.P.Thomson)实验(1927) 1929年德布罗意获诺贝尔物理奖 电子通过金多晶薄膜衍射 金多晶薄膜 电子束 衍射图象 1937年戴维孙、 G.P.汤姆孙共获诺贝尔物理奖 【演示】电子衍射(电子通过镍多晶) 约恩孙(Jonsson)实验(1961) 电子单、双、三、四缝衍射实验: 质子、中子、原子、分子…也有波动性。 单 缝 双 缝 三 缝 四 缝 宏观粒子 m 大,? ? 0,表现不出波动性。 【例】m = 0.01kg,v = 300 m/s 的子弹 h极小 ? 宏观物体的波长小得实验难以测量 ? “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 h ? 0 : 波动光学 几何光学) (? ? 0: 量子物理 经典物理 c ? ? : 相对论 牛顿力学 两把自然尺度: c 和 h 波长 §1.6 概率波与概率幅 一、对物质波的理解,概率波的概念 薛定谔: 波是基本的, 波包总要扩散,而电子是稳定的。 德布罗意: 物质波是引导粒子运动的“导波”。 — 本质是什么,不明确。 电子是“物质波包”。 通过电子衍射可以在空间不同方向上观测到波包的一部分,如果波代表实体,那就意味着能观测到电子的一部分,这与显示电子具有整体性的实验结果矛盾。 —夸大了波动性,抹煞了粒子性。 另一种理解: 粒子是基本的,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防止电子间发生作用,让电子一个一个地入射,发现时间足够长后的干涉图样和大量电子同时入射时完全相同。 这说明,电子的波动性并不是很多电子在空间聚集在一起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单个电子就具有波动性。换言之,干涉是电子“自己和自己”的干涉。 无论是大量电子同时入射,还是电子一个一个地长时间地入射,都只是让单个电子干涉的效果在底片上积累并显现出来而已。 一个一个电子依次入射双缝的衍射实验: 70000 3000 20000 7个电子 100个电子 底片上出现一个个的点子 ?电子具有粒子性。 “一个电子”所具有的波动性, ? 来源于 而不是电子间相 互作用的结果。 随着电子增多,逐渐形成衍射图样 一定条件下(如双缝),还是有确定的规律的。 玻恩(M.Born): 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的“概率波”。 德布罗意波并不像经典 波那样是代表实在物理量的波动, 而是描述粒 尽管单个电子的去向是概率性的, 但其概率在 二、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1、波函数(wave function) 平面简谐波函数: y = Acos(? t-kx) 复数表示: 概率波波函数: 2、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一维 三维 物质波是“概率波”, 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呢? 它是怎样描述粒子 量子力学假定: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表示。 玻恩对? 的统计解释(1926) :波函数? 是描述粒子在空间概率分布的“概率振幅”。 其模方 代表 t 时刻,在坐标 附近单位体积中发现一个粒子的概率, ? r dV x y z 在t 时刻,在 附近dV内发现粒子的概率为: 在空间? 发现粒子的概率为: 称为“概率密度”。 1921 年叶企孙,W.Duane, H.H.Palmer 测得: 1986年推荐值: 1998年推荐值: 一般取: 由普朗克公式可导出其他所有热辐射公式: 在1918年4月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爱因斯坦说: 在科学的殿堂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爱科学是为了满足智力上的快感;有的人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普朗克热爱科学是为了得到现象世界那些普遍的基本规律,这是他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他成了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世界的人。 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 叶企孙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用X 射线方法测定普朗克常量,在国际上沿用了16年。 清华大学首任物理系主任(1926)、首任理学院院长(1929) (1898-197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口边陲的美好印象.PPT
- 河源年鉴2016篇目设置及撰稿分工-河源地情网.DOC
-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信号调理.PPT
- 油压机成套设备采购招标文件[NXHH-1002002] - 宁夏华辉活性炭.DOC
- 油水分离处区改善案-唐荣铁工厂.DOC
- 沥青基短切碳纤维表面改性及与纳米填料并用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PDF
- 油路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青岛大学学报.PDF
- 油压机的伺服改造节能技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PDF
- 河北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计算论坛.PPT
- 油车设计与制造.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