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建筑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物平面形状,其在总平面图中的位置(或与周围建筑物的关系),建筑面积及建设规模的其它描述(总长度、宽度、高度、层数等),防火等级,结构形式等。
1.2 建筑功能设计
1.2.1 平面设计
包括:平面总体布局;各层主要房间的组成,其面积和间数要求;辅助房间的组成;各房间在平面图中的位置和对其功能的考虑等。
1.2.2 剖面设计
包括:各层层高的确定;各房间的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考虑;室内外高差的确定等。
1.2.3 交通联系设计
包括:走廊、楼梯、电梯、主、次出入口等的设计如何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满足防火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1.3 建筑立面设计
包括:立面造型处理;立面装饰的方法和颜色的选用;外檐某些局部的装饰处理。
1.4 建筑物构造做法
1.4.1 围护墙体与柱子间关系
围护墙体与柱子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三种处理方案:墙体与柱外皮齐平(图1),墙体与柱内皮齐平(图2),墙体与柱外皮相连(图3)。
图1 图2 图3
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选择其中某一种方案进行设计。
1.4.2 纵向梁与柱子间关系
纵向梁与柱子之间的关系也有三种处理方案:梁轴线与柱轴线重合(梁居中),梁外皮与柱外皮齐平(梁偏轴),梁内皮与柱内皮齐平(梁偏轴),且纵向梁的截面又有矩形、T形等多种形式。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并结合本工程特点,选择其中某一种方案进行设计。
1.4.3 外墙与内隔墙材料的选择及厚度的确定
外墙为250mm厚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为150mm、2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1.4.4 各房间楼地面、墙面和顶棚的做法
地面一:首层地面为素土夯实→100mm厚C15混凝土→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刷基层处理剂一遍→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1.5mm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点粘350号石油沥青油毡一层→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抗渗混凝土底板400mm(S6)厚→刷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0mm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楼面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板→40mm厚C15细石混凝土找坡不小于0.5%→18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刷基层处理剂一遍→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撒黄沙四周沿墙上翻150mm高→20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8~10mm厚防滑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
楼面四: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0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8~10mm厚防滑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
顶棚三(PVC吊顶):钢筋混凝土板内预留
1.4.5 屋面防水及保温做法 进行简单描述。
1.4.6 室外台阶、坡道及散水等做法 进行简单描述。
1.5 门窗表
1.6 建筑方案评价 针对本工程的建筑设计,评价其优缺点。
第2章 结构设计计算
2.1 结构方案选择
2.1.1 结构选型
1.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的类型很多,按结构所用材料可分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木结构等。
各类结构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其材料性能、结构型式、受力特点和建筑使用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一般来说,砌体结构主要用于建造多层住宅、办公楼、教学楼以及小型单层工业厂房等,但其抗震性能较差;钢结构多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以及有重型吊车、或大跨度的工业厂房;其它情况均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框架结构由梁、柱构件刚性连接而成,它既承受竖向荷载,又可承受水平荷载。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较轻,抗震性能较好;计算理论比较成熟;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所以框架结构广泛用于内部空间宽阔的办公楼和教学楼等民用建筑,其它结构体系则多用于高层建筑。结合本工程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说明结构体系的选择。
2.柱网布置方案
民用建筑框架结构的柱网,通常可布置成内廊式、外廊式、等跨式和对称不等跨式几种。应结合本工程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确定柱网的布置方案。
内廊式 外廊式 等跨式 对称不等跨式
3.承重方案
根据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递途径,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1)横向承重。(2)纵向承重。(3)纵横向承重。分析比较各承重方案的特点,结合本工程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承重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电信智慧家庭工程师(三级)认证考试题库-上(单选题部分).docx
- 重生之我在古代当皇帝课件高二上学期自律主题班会.pptx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质量管理六大工具-PPAP.pptx
- 11《山地回忆》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导学案.docx VIP
- 苯并噻唑衍生物及作为荧光染料上的应用.pdf VIP
-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高级)学生用书(第三版修订版)达姆特教材习题答案笔记及workbook答案.pdf
- 太上三洞神咒卷.doc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18全部表格.pdf VIP
- 化学优质课课件原电池说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