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
古代文化常识(四)
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
(一)宫室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注:上古宗庙也称宫室,这里不讨论。)。
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注:见本书第一册303页。)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
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份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古书上所说的户通常指室的户。东房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窗口叫牖。《论语·雍也》说: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说文》说: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说:塞向墐户。(注:见本书第二册494页。)
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所以古书上常说南面。室内的坐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史记·项羽本记》说:项王、项伯东向坐。又《魏其武安侯列传》说,田蚡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注:见本册731页。),可见汉代还是这种习俗。
汉代文献上常常提到阁和厢,这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和后世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上文说,堂东西有墙叫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注:汉代阁又指小门。)。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西堂,这就是厢。阁和厢有户相通,厢前也有阶。乐府诗《鸡鸣》篇: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东厢就是东堂,殿就是前面所说的堂屋。《说文》说:堂,殿也,秦汉以前叫堂不叫殿,汉代虽叫殿,但不限於帝王受朝理事的处所,后来殿才专用於宫廷和庙宇里的主要建筑。
以上所说的大致可以代表上古宫室主体建筑的基本法式。当然,从帝王宫殿到小康之家,宫室的丰俭崇卑是各不相同的,历代宫室制度也有变化发展,这里不能一一叙述。
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还有廊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孝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窦婴把所赐金陈之廊庑下。颜师古说:廊,堂下周屋也,《说文》说:庑,堂下周屋,廊庑似乎没有多少分别(注:颜师古说,庑,门屋也。王先谦认为庑是廊下之屋,而廊但是东西厢之上有周檐、下无墙壁者,盖今所谓游廊,《说文》新附以为东西序,是也。此说不同。)。一般人家大约是没有廊庑的。
台榭观阙都是统治者的建筑。台高而平,便於了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两观之间有一个豁口,所以叫做阙。汉宫中有白虎观,这种观却是独立的建筑物,至於道教的庙宇叫观,更是后起的意义了。
附带说一说,先秦文献很少看见楼字。《孟子·告子下》: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赵歧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据此则不是楼房的楼。《说文》:楼,重屋也,又:层,重屋也,《考工记》上也讲到殷人重屋,重屋指的是复屋(栋上加栋),而复屋是不可以住人的(段玉裁说)。可能战国晚期出现了楼房,汉代显然有楼房了,而且不止两层。
穷人的房子正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他们的住房是筚门圭窦,瓮牖绳枢。宫室制度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
我国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和匠师们在不断地改进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根据田野考古报告,我们知道殷代一般住房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地穴,穴周加培低墙,然后立柱盖顶,出入口有斜坡或土阶。这种形式的住房,考古工作者认为就是。《诗经·大雅·绵》说: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复就是字的假借。帝王的宫室是建筑在地面上的,现在还看到当时的基础。基是夯土而成的台基或地基,础是柱子底部的垫石。后世建筑一直很讲究基础。
殷代遗址至今还没有发现瓦,屋顶大概是茅草盖的。据推测至迟周初已发明瓦,但是大多数的房子仍然是茅草屋,所以古人说茅茨土阶、茅茨不翦。《诗经·豳风·七月》说:书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注:见本书第二册495页。)可见瓦屋是挨不着农民住的。
砖的发明比瓦要晚些。战国遗址发现过空心砖,那是用於墓中的。但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已经说中唐有甓,唐指堂涂,是堂下通过中庭通往前门去的一条路,甓,旧说是瓴甋(一作令适),也就是砖(注:晋代陶侃有运甓的故事,也是指运砖。)。但是用砖砌墙是比较后起的事。
古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技术交底记录空调水管支架.doc
- 从近五十年度历届奥运会主赛馆建筑结构的发展展望2008年度北京奥运会建筑.pdf
- Pro/ENGINEER环境下滚动轴承二维图纸生成方法.pdf
- chapt1受力分析08.ppt
- 第一讲 药化绪论2011.ppt
- 木纹砖铺贴方法以及铺贴工艺详细信息.pdf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度版).pdf
- JBT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pdf
- 从CL建筑体系五个一体化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pdf
- 关于各种玻璃详细介绍.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