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层次选择和原因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层次选择和原因分析

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 摘要: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期目标之一,因此选择哪个货币层次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检验,确定作为货币量的最佳货币层次,并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在中国的实践进行分析。 主题词:货币层次,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 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点上非银行部门所拥有的货币总量。在西方国家对货币的统计指标中, 货币的范围不仅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 而且包括银行存款, 甚至包括有价证券等。通常我们把和货币定义颇为相似的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称为准货币。许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流通中的纸币或辅币是通货, 它们只是货币的一部分, 而不是货币的全部。货币包含的范围要比通货大得多, 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大多数经济学家根据流动性为标准划分货币层次,从而形成了M0,M1,M2,M3,M4等层次。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去定货币供应量指标,具体划分方式为: M0=流通中的现金; 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二、中国货币层次选择的原因分析。 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期目标之一,因而对货币供给的层次选择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弗里徳曼通过对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M2是最佳货币定义。那么中国应选用那个货币层次作为货币供给量的度量呢?下面通过弗里德曼对货币定义的两个标准来考察中国的货币层次选择。 (一)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 相关系数是描述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指标,下面分别讨论M0,M1,M2 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 下面根据中国1990年至2005年的统计资料,运用以上公式计算各货币层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 年份 GDP M0 M1 M2 单位:亿元 1990 18547.9 2644.4 6950.7 15293.4 1991 21617.8 3177.8 8633.3 19349.9 1992 26638.1 4336 11731.5 25402.2 1993 34634.4 5864.7 16280.4 34879.8 1994 46759.4 7288.6 20540.7 46923.5 1995 58478.1 7885.6 23987.1 60750.5 1996 67884.6 8802 28514.8 76094.9 1997 74462.6 10177.6 34826.3 90995.3 1998 78345.2 11204.2 38953.7 104498.5 1999 82067.5 13455.5 45837.3 119897.9 2000 89468.1 14652.7 53147.2 134610.4 2001 97314.8 15688.8 59871.6 158301.9 2002 105172.3 17278 70881.8 185007 2003 117390.2 19746 84118.6 221222.8 2004 136875.9 21468.3 95970.8 253207.7 2005 182321 24031.67 107278.6 298755.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中国统计局网站: HYPERLINK / /;中国人民银行 HYPERLINK / /) 以M0 为统计口径的货币量与GDP的相关系数 r0 =0.979672928; 以M1 为统计口径的货币量与GDP的相关系数 r1 =0.977421147; 以M2 为统计口径的货币量与GDP的相关系数 r2 =0.983372267。 由此可见M2 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最大,根据此标准,应选择M2 作为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 年份 GDP M2 现金 活期存款 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其他存款 单位:亿元 1993 34634.4 34879.8 5864.7 10415.7 1247.9 15203.5 2148 1994 46759.4 46923.5 7288.6 13252.1 1943.1 21518.4 2921.3 1995 58478.1 60750.5 7885.6 16101.8 3324.2 29662.2 3777 1996 67884.6 76094.9 8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