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方开挖和疏浚
土方开挖与疏浚
元代末年欧阳玄在《至正河防记》中总结治河的主要工作说:“治河一也,有疏,有浚,有塞,三者并焉。酾(分)河之流因而导之谓之疏;去河之淤因而深之谓之浚;抑河之暴因而扼之谓之塞。”他所说的浚即今之开挖与疏浚河道,是土方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利开挖疏浚工作可追溯至五帝时代。相传帝颛顼(原始公社末期)一个叫作台骀的大臣有成功的治水业绩,并由于治水的成功,显著地改善了今天汾水流域的社会发展环境,并因而得到帝颛顼的嘉奖。台骀的主要水利业绩是“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今太原一带)”①。宣即疏通,包括开挖和疏浚河道,以使汾水和另一条洮水顺畅地宣泄。禹时治水也以疏导为主要方略,当时所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石铲和装土的畚②。对土方作业技术的总结,留传下来的以宋代的最早。??? ??? (一)太湖塘浦疏浚与蘧篨塘施工????? 太湖下游地区东临大海,为地势平衍的水网区。唐代以前本区蓄水湖泊和泄水塘浦遍布,很少涝灾发生。至唐末五代,圩田开发渐多,出现了排水困难的情况和有针对性的疏浚措施。??? l,太湖塘浦疏浚??? 吴越钱氏割据江南,为巩固统治,注重水利建设。据《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记载:“天宝八年(915)置都水营田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部,号曰捞浅军,亦谓之捞清。命于太湖旁置捞清卒四部,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河筑堤。”即把唐代主管水利的都水监和营田使合并为一,把治水与治田结合起来,修建与管理维护并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宋人对吴越的水利成绩和北宋的水利问题有“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惟长兴中一遭水耳。暨纳土之后,至于今日,其患始剧”③的评价。??? 北宋以降,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开发程度的提高,太湖下游区已成为全国基本经济区,民谚曰:“苏湖熟,天下足。”但是,随着围垦的增加,河道逐渐缩窄;上游地区土地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积加速,加上庆历二年(1042)在太湖出水口修建吴江塘路(沿湖纤道)等人为阻水工程,洪涝灾害加重,排水不畅成为本区环境的痼疾。北宋前期太湖主要出水道吴淞江泄水已相当困难,各种治理方案纷纷出台,大体是:抬高圩岸,海口建闸和疏浚塘浦等。但实际实行的治理措施,大多局限于疏浚。
??? ①《左传注疏?昭公元年》卷四十一,晋杜预注,四部备要本,第448页。??? ②《淮南子?要略》:“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畚锸以为民先。”诸子集成本,第375页。??? ③宋?郏侨:《水利书》,转引自归有光:《三吴水利录》,丛书集成本,第18页。
??? 北宋年间治理太湖的实际成就以赵霖较为显著,从政和六年(1116)到宣和元年(1119)他综合前人主张主持施工,疏浚塘浦是其主要工作。元代则以泰定年间(1324~1328)任仁发治理工作较为突出。明代永乐元年(1403)开始,由户部尚书夏元吉主持开辟黄浦江入海通道成绩卓著。黄浦江日后逐渐发育扩大,代替了此前吴淞江和浏河的地位,成为太湖的主要出水路。??? 2.北宋蘧篨筑塘法??? 在宽广的浅水区筑路和开挖排水河道,有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称作蘧篨塘法。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北宋嘉祜年间(元年,1056)的一个故事,说的是苏州至昆山有60里的浅水区难以行船,全凭徒步涉渡。很久以来,当地居民就想排除积水,兴建公路,然而湖沼浩渺无处取土。有人献计说,可以采用蘧篨塘法施工。办法是:在公路规划线上栽植相距3尺的两排木桩,木桩上编织苇草等植物,然后在水中捞取淤泥倒入两排苇草编织的篱笆之间,便形成宽3尺的一堵墙。与此同时,在相距6丈远的另一侧也同样修建另一堵墙。待两墙干后,再将其间的积水戽去,便坦露出宽6丈的土地。这时,将其中半边的土挖出,垫在另半边上,则形成宽约3丈的露出水面的土路。路边取土处,自然形成了排水通道。除此之外,在土路上每隔三四里还修建一座桥,桥下可以通水,促进了当地积水纵横排泄①。这是一个巧妙的施工构思。见图4-1。?
图 4-1籧篨筑塘法施工布置示意图
??? 3.明代常熟县塘浦疏浚施工技术与组织??? 万历年间常熟县知县耿桔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曾著文《大兴水利申》,载于《常熟水利全书》,对塘浦河道疏浚和圩堤建设有深入研究,并得到著名农学家徐光启(1562~1633)的高度评价,全文收入《农政全书》中。其中河道疏浚部分标题为《开河法》,共计9条,简介如下:???? (1)照田起夫,量工给食:以往常熟水利都是当地派工,依照近水、远水、不得水和田地在10亩以下者分作四等并相应派工。但划定等别往往被地主操纵,于是上户挪为中户,中户挪为下户,近利者挪为远利,以至下层百姓出工多,受益少。耿桔认为,常熟地方农田无不得利于水利,不必分等,全部照田起夫,从而避免了流弊。??? ①?胡道静,《新校正梦溪笔谈》卷13,中华书局,1957年,第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