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福建卷) 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福建卷) 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福建卷) 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________ 。(荀子《劝学》) (2) _____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 ___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6)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试题答案】(1)而闻者彰 (2)谈笑有鸿儒 (3)问君何能尔 (4)随风直到夜郎西 (5)望帝春心托杜鹃 (6)寻常巷陌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注意“”“彰”等易错字的书写,也不要漏掉“”“尔”等字。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 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试题答案】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 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1)(第一问)吕布 (2)(第一问)贾宝玉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和鉴赏作品情节的能力,能力层次分别为A和D。 【试题解析】名著阅读近几年考的情节基本都是非重要情节,并且篇目都取自课文,所以需要学生对名著的解读既要细致,又要把握原文,不能脱离原文;另一方面,在答题 的过程中,一定注意回答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1)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意思对即可。) 《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要正当;《孟子》选段立足于“义”和“道”, 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意思对即可。) )题考查理解文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3分)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题考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3分)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答题时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关键语句,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尤其是议论抒情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二是找标志性词语,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更加清晰,往往会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以及过渡词等。三是作必要概括。对每一段的内容,作简单的分析,概括出大致讲了什么内容。可以从开头句和结尾句入手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分值,分值3分,意味着三个层次结构。②~④段就三个段落,因此,主要概括每个段落的层意即可。②段阐述了读书的作用;③段阐述了阅历不仅仅与年龄相关,更于经历相关;④段阐述了阅历与经历的不同。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祖 屋 农人 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在我心中,她自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